题刘翀霄五世图
[清代]:刘鹗
昔闻康节翁,慈母八十馀。阶前小稚子,欢笑娱相呼。
甘旨足丰俭,自谓此乐无。今君祖母秦,九十康强俱。
牙齿尽完好,起居不资扶。鲜鲜芙蓉裳,皎皎明月裾。
綵舆亲迎养,独觉爱日舒。有儿俱白颠,有孙亦银须。
曾玄绕膝下,日向庭闱趋。一门极孝友,五世咸怡愉。
矧君自奇士,振策当要途。风云接平步,日月明亨衢。
覃恩追考妣,盛事誇里闾。苟非母厚德,此福宁独居?
恨无汉史笔,逐一为母书。嗟予辱同姓,感念成长吁。
祖年百又一,孙子纷如圭。深衣昼锦缘,曾绘家庆图。
寿康世莫比,好事传京都。翰林欧苏辈,诗颂焉可诬?
及今甫七载,往事浮云徂。我恨岂有极?君乐当何如?
题诗卷还君,悠然泪盈袪。
昔聞康節翁,慈母八十馀。階前小稚子,歡笑娛相呼。
甘旨足豐儉,自謂此樂無。今君祖母秦,九十康強俱。
牙齒盡完好,起居不資扶。鮮鮮芙蓉裳,皎皎明月裾。
綵輿親迎養,獨覺愛日舒。有兒俱白颠,有孫亦銀須。
曾玄繞膝下,日向庭闱趨。一門極孝友,五世鹹怡愉。
矧君自奇士,振策當要途。風雲接平步,日月明亨衢。
覃恩追考妣,盛事誇裡闾。苟非母厚德,此福甯獨居?
恨無漢史筆,逐一為母書。嗟予辱同姓,感念成長籲。
祖年百又一,孫子紛如圭。深衣晝錦緣,曾繪家慶圖。
壽康世莫比,好事傳京都。翰林歐蘇輩,詩頌焉可誣?
及今甫七載,往事浮雲徂。我恨豈有極?君樂當何如?
題詩卷還君,悠然淚盈袪。
唐代·刘鹗的简介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共有诗(249篇)
:
易蘩
嚣境何如静境栖,长吟人坐小窗西。地偏时有閒车马,客至犹能具黍鸡。
四面松疏蟾送影,半沟水浅燕衔泥。谁知领取幽居趣,合计诗坛细品题。
嚣境何如靜境栖,長吟人坐小窗西。地偏時有閒車馬,客至猶能具黍雞。
四面松疏蟾送影,半溝水淺燕銜泥。誰知領取幽居趣,合計詩壇細品題。
宋代:
张炜
高人深欲买山居,常办栽梅养鹤图。
喜有名园邻水月,不妨清梦忆江湖。
高人深欲買山居,常辦栽梅養鶴圖。
喜有名園鄰水月,不妨清夢憶江湖。
元代:
德祥
颜颜白发人,窄窄黄茅屋。田园不愿多,衣食聊自足。
狂来溪上行,长歌饮溪绿。家藏一束书,懒教儿孙读。
顔顔白發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願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
唐代:
钱起
一笑不可得,同心相见稀。摘菱频贳酒,待月未扃扉。
星影低惊鹊,虫声傍旅衣。卑栖岁已晚,共羡雁南飞。
好欲弃吾道,今宵又遇君。老夫相劝酒,稚子待题文。
一笑不可得,同心相見稀。摘菱頻贳酒,待月未扃扉。
星影低驚鵲,蟲聲傍旅衣。卑栖歲已晚,共羨雁南飛。
好欲棄吾道,今宵又遇君。老夫相勸酒,稚子待題文。
明代:
宗臣
秦塞君校笔,章台妾倚栏。雁书何寂寞,龙剑有艰难。
烽燧春华暮,琵琶晓泪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对花看。
秦塞君校筆,章台妾倚欄。雁書何寂寞,龍劍有艱難。
烽燧春華暮,琵琶曉淚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對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