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叔西隐结亭,额曰暖翠,赋诗见寄,次韵寄亭上
[清代]:刘鹗
白发逢盛世,昕夕凤翔翱。青山读旧书,灯火双目蒿。
间从淡泊馀,世与鸿蒙遭。此意自有得,此心不知劳。
不为溟渤鲲,不作井里螬。孤亭抚万竹,无愧五柳陶。
试询紫罗裳,曷若粗布袍?暖翠滴衣袂,朱颜如春桃。
清风飒相遇,须鬓何萧骚!阿咸老京国,俯仰随官曹。
富贵多危机,平地生波涛。回头眄兹亭,孰谓云台高?
白發逢盛世,昕夕鳳翔翺。青山讀舊書,燈火雙目蒿。
間從淡泊馀,世與鴻蒙遭。此意自有得,此心不知勞。
不為溟渤鲲,不作井裡螬。孤亭撫萬竹,無愧五柳陶。
試詢紫羅裳,曷若粗布袍?暖翠滴衣袂,朱顔如春桃。
清風飒相遇,須鬓何蕭騷!阿鹹老京國,俯仰随官曹。
富貴多危機,平地生波濤。回頭眄茲亭,孰謂雲台高?
唐代·刘鹗的简介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共有诗(249篇)
明代:
方蕖
楼船青雀繫河梁,别思天涯酒一觞。兰佩乍分心上结,柳丝新折路头霜。
碧霄有梦吴洲远,明月无情越水长。却忆子猷书剑外,暮山云雨似潇湘。
樓船青雀繫河梁,别思天涯酒一觞。蘭佩乍分心上結,柳絲新折路頭霜。
碧霄有夢吳洲遠,明月無情越水長。卻憶子猷書劍外,暮山雲雨似潇湘。
清代:
丘逢甲
七百年来掩尘土,石与大夫俱氏古。大夫何许人?
乃是紫虚仙人四世孙。宅在梅州州北门。眼前不见大夫宅,止见大夫下马石。
七百年來掩塵土,石與大夫俱氏古。大夫何許人?
乃是紫虛仙人四世孫。宅在梅州州北門。眼前不見大夫宅,止見大夫下馬石。
近现代:
陈匪石
夜来风雨,信天涯、一样清明寒食。冶翠娇红浑见惯,梦里乡愁如织。
冢卧狐狸,灰飞蝴蝶,到处残鹃泣。空城潮打,东边淮月无色。
夜來風雨,信天涯、一樣清明寒食。冶翠嬌紅渾見慣,夢裡鄉愁如織。
冢卧狐狸,灰飛蝴蝶,到處殘鵑泣。空城潮打,東邊淮月無色。
宋代:
宋庠
天角残划截幕晖,南楼风快暑烟微。
月波半露金枢穴,云叶全收玉女衣。
天角殘劃截幕晖,南樓風快暑煙微。
月波半露金樞穴,雲葉全收玉女衣。
宋代:
毕仲游
北极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门黄道直,帐殿紫宸虚。
宴罢千秋节,哀缠六尺舆。御诗兼手诏,新见睿思书。
北極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門黃道直,帳殿紫宸虛。
宴罷千秋節,哀纏六尺輿。禦詩兼手诏,新見睿思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