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何家寨,寨中止魏、于二姓,为婚姻
[清代]:刘鹗
驱马涉深涧,山径极深窈。蜂房比老屋,矗矗寄林薮。
颇辞尘俗喧,迥出烟霞杪。逡巡问主人:住此安乐否?
主人向我言,两姓世相守。辈辈为婚姻,已是百年久。
开群自牛羊,忘归任鸡狗。怡然古人风,此事出意表。
须臾罗酒浆,儿女忽环绕。殷勤劝我饮,殊觉礼数厚。
自辞酒味薄,将意不堪口。聊得慰寂寞,且用息奔走。
蘧庐止一宿,漂泊等飞鸟。愁多不成寐,庭树鸡戒晓。
天明趋长途,失笑愧林叟。
驅馬涉深澗,山徑極深窈。蜂房比老屋,矗矗寄林薮。
頗辭塵俗喧,迥出煙霞杪。逡巡問主人:住此安樂否?
主人向我言,兩姓世相守。輩輩為婚姻,已是百年久。
開群自牛羊,忘歸任雞狗。怡然古人風,此事出意表。
須臾羅酒漿,兒女忽環繞。殷勤勸我飲,殊覺禮數厚。
自辭酒味薄,将意不堪口。聊得慰寂寞,且用息奔走。
蘧廬止一宿,漂泊等飛鳥。愁多不成寐,庭樹雞戒曉。
天明趨長途,失笑愧林叟。
唐代·刘鹗的简介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共有诗(249篇)
宋代:
李处权
御风缥缈云霞衣,骖龙翳凤相追随。
三秀为粮桂为醑,玉笛送酒双童吹。
禦風缥缈雲霞衣,骖龍翳鳳相追随。
三秀為糧桂為醑,玉笛送酒雙童吹。
元代:
黄公望
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陂陀。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
遠望雲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擁陂陀。居然相對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
宋代:
陆游
湖边一夜霜,庭树无秋声。懒不近笔砚,何以纾幽情。
但有一睡耳,展转无由成。起拥地炉暖,坐待天窗明。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纾幽情。
但有一睡耳,展轉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
元代:
杨维桢
桂树丛生兮轩之阳。沐雨露兮含风霜。王孙不归兮春草歇而不芳。轩中之人兮寿而康。
折琼枝以为佩兮餐金粟以为粮。轩中之乐兮乐无央。
桂樹叢生兮軒之陽。沐雨露兮含風霜。王孫不歸兮春草歇而不芳。軒中之人兮壽而康。
折瓊枝以為佩兮餐金粟以為糧。軒中之樂兮樂無央。
明代:
于慎行
诸生祖帐拥离颜,云际飞凫不可攀。万里天悬琼岛月,三秋人住谷城山。
梅花北岭通闽路,海水南头望汉关。此日鲛人愁正极,因君欲见去珠还。
諸生祖帳擁離顔,雲際飛凫不可攀。萬裡天懸瓊島月,三秋人住谷城山。
梅花北嶺通閩路,海水南頭望漢關。此日鲛人愁正極,因君欲見去珠還。
清代:
李天馥
消息惊传《鵩赋》成,悠悠天道意难平。不禁秋夜汍澜泪,何限春明缟纻情。
《十笏》缥缃空旧草,百年霜露又前生。觥船遽觉司勋梦,无复江湖载酒行。
消息驚傳《鵩賦》成,悠悠天道意難平。不禁秋夜汍瀾淚,何限春明缟纻情。
《十笏》缥缃空舊草,百年霜露又前生。觥船遽覺司勳夢,無複江湖載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