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一
						[清代]:刘鹗
						
						
						
						
							 静夜坐百态,晓起俱不然。奈何不自悟,扰扰欲胜天。
效颦冀见好,反以丑取捐。劳心苟无益,何如信吾缘?
  
							
							 靜夜坐百态,曉起俱不然。奈何不自悟,擾擾欲勝天。
效颦冀見好,反以醜取捐。勞心苟無益,何如信吾緣?
 							 
						 
						
													
					 
					
				 
																
				
				
					
					唐代·刘鹗的简介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共有诗(249篇)				
				 
				
				
					
					
						明代:
						李之世
					
					
					
					
						 谁道云中别有廛,斜阳数点带炊烟。山前石耳无人摘,携得瘿瓢试涧泉。
  
						  誰道雲中别有廛,斜陽數點帶炊煙。山前石耳無人摘,攜得瘿瓢試澗泉。
  
					 
									 
				
					
					
						元代:
						张翥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鲸川,但欠酒杯倾倒。闻道。闻道。三径渐荒秋草。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鲸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明代:
						张天赋
					
					
					
					
						 何处丹青妙入神,笔端拗出桃源春。黄云碧嶂閒春色,应有知机人避秦。
  
						  何處丹青妙入神,筆端拗出桃源春。黃雲碧嶂閒春色,應有知機人避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