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儿行重寄明卿
[明代]:李攀龙
我闻南康大如斗,明卿佐理常什九。昨日中丞抗疏荐,贤声辄满朝廷口。
豫章计吏入图事,爱君未敢援以手。小臣怜才上白状,相公良久疾其首。
量移亦已从浩荡,不然径逐此儿走。谁知片言触忌讳,毕竟功名成掣肘。
丈夫失意分自当,穷来傍人人避藏。苦我折腰骨太劲,看他伏谒项能强。
纵令慢世无不可,似尔干时岂所长。莫作拂衣少年态,宦游须使及春阳。
大舒楚歌小舒舞,是处江山好断肠。王郎至今栖北海,帐前万骑绿沈枪。
我聞南康大如鬥,明卿佐理常什九。昨日中丞抗疏薦,賢聲辄滿朝廷口。
豫章計吏入圖事,愛君未敢援以手。小臣憐才上白狀,相公良久疾其首。
量移亦已從浩蕩,不然徑逐此兒走。誰知片言觸忌諱,畢竟功名成掣肘。
丈夫失意分自當,窮來傍人人避藏。苦我折腰骨太勁,看他伏谒項能強。
縱令慢世無不可,似爾幹時豈所長。莫作拂衣少年态,宦遊須使及春陽。
大舒楚歌小舒舞,是處江山好斷腸。王郎至今栖北海,帳前萬騎綠沈槍。
唐代·李攀龙的简介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共有诗(882篇)
明代:
岑徵
黄尘捲地咽笳声,独上危楼百感生。象郡西来千嶂合,虎门东去大江平。
秦云犹傍任嚣冢,汉日长悬陆贾城。十载离忧将寄远,芳洲谁与采兰蘅。
黃塵捲地咽笳聲,獨上危樓百感生。象郡西來千嶂合,虎門東去大江平。
秦雲猶傍任嚣冢,漢日長懸陸賈城。十載離憂将寄遠,芳洲誰與采蘭蘅。
元代:
赵汸
旧游何处觅苔矶,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树侧,鸳鸯惊起逐群飞。
舊遊何處覓苔矶,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樹側,鴛鴦驚起逐群飛。
清代:
张廷玉
溪流曲曲绕柴门,石作屏风树作垣。每与野人临水坐,梅花香里话君恩。
溪流曲曲繞柴門,石作屏風樹作垣。每與野人臨水坐,梅花香裡話君恩。
唐代:
张立
四十里城花发时,锦囊高下照坤维。
虽妆蜀国三秋色,难入豳风七月诗。
四十裡城花發時,錦囊高下照坤維。
雖妝蜀國三秋色,難入豳風七月詩。
:
方文雄
酒醉诗成后,山钟迫晚归。岚烟千嶂隐,灯火万家微。
放足随高下,忘机任坦巍。明朝如有意,相约莫相遗。
酒醉詩成後,山鐘迫晚歸。岚煙千嶂隐,燈火萬家微。
放足随高下,忘機任坦巍。明朝如有意,相約莫相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