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赠丹阳王鍊师
						[金朝]:元好问
						
						
						
						
							 敝尽貂裘白发新,京华旅食记前身。仙翁相见休相笑,同是邯郸枕上人。
  
							
							 敝盡貂裘白發新,京華旅食記前身。仙翁相見休相笑,同是邯鄲枕上人。
 							 
						 
						
													
					 
					
				 
																
				
				
					
					唐代·元好问的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共有诗(549篇)				
				 
				
				
					
					
						南北朝:
						王寂
					
					
					
					
						 逢人不肯下颜色,砥柱屹然羞比周。能诗怪有墨君僻,一派元出文湖州。
  
						  逢人不肯下顔色,砥柱屹然羞比周。能詩怪有墨君僻,一派元出文湖州。
  
					 
									 
				
				
				
					
					
						:
						释妙声
					
					
					
					
						 故国江山入莫秋,烟波留与后人愁。古今不预兴亡事,只有沧浪独钓舟。
  
						  故國江山入莫秋,煙波留與後人愁。古今不預興亡事,隻有滄浪獨釣舟。
  
					 
									 
				
					
					
						清代:
						姚燮
					
					
					
					
						 桃叶无家,杨花同命,一十六春如梦。汉碧纱棂烟藓满,抹上秋痕无缝。
当年横烛倚箫,咽露凄声,能教抱柳纤蝉恐。不信弱兰风悴,韶华虚哄。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棂煙藓滿,抹上秋痕無縫。
當年橫燭倚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
 
					 
									 
				
					
					
						:
						蒲庵禅师
					
					
					
					
						 古城阴处饶古木,古城城下烟水绿。
江上茅堂昼掩扉,知是先生读书屋。
 
						  古城陰處饒古木,古城城下煙水綠。
江上茅堂晝掩扉,知是先生讀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