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刘禹锡的诗 > 始闻秋风

始闻秋风

[唐代]: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始闻秋风译文及注释

译文

去年看菊花我和您告别,今年听到蝉叫我又返回。

五更的风声飕飗枕上觉,一年的颜状变化镜中来。

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大雕顾盼青云睡眼睁开。

秋高气爽正好极目远望,我为您抱着病登上高台。

注释

君:即秋风对作者的称谓。

玄蝉:即秋蝉,黑褐色。我:秋风自称。

五夜:一夜分为五个更次,此指五更。飕飗(sōuliú):风声。

颜状:容貌。

拳毛:攀曲的马毛。

雕:猛禽。眄(miàn):斜视,一作“盼”。

肃清:形容秋气清爽明净。

扶病:带病。

参考资料:

1、高志忠 .刘禹锡诗词译释 .哈尔滨市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2年 :248-249页 .

2、傅明伟 .中华千古名篇赏析 .北京市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年 :123-124页 .

3、范晓燕 .唐诗三百首赏译 :南方出版中心 ,2005年 :246页 .

始闻秋风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836—842年之间。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刘禹锡作《秋声赋》。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与《秋声赋》颇为一致,可见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不会与《秋声赋》的写作年代太远。公元836年秋天,作者刘禹锡患了足疾,此后一直疾病缠身。这首诗中明写诗人有病,与这个时期诗人的健康状况颇符,说明这首诗断不会作于公元836年之前。

参考资料:

1、高志忠 .刘禹锡诗词译释 .哈尔滨市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2年 :248-249页 .

刘禹锡简介

唐代·刘禹锡的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共有诗(654篇)

猜你喜欢

海幢寺

李符清

城市忽已隔,林泉遂见招。盈盈涉珠江,望眼增迢遥。

小艇呼蜑人,驾以木兰桡。僧雏解好事,为我茶瓜要。

猛虎三首 其三

明代顾清

射麟麟不嗔,射虎虎伤身。虎纵不敢射,可射宁独麟。

射者每如此,所以虎欺人。

八声甘州 写红梅寄钱默存教授

近现代龙榆生

看一枝、春色逐人来,双脸晕潮妆。对遥山斜睇,修篁倦倚,照影寒塘。

曾是霜侵雪压,岁月去堂堂。留得芳心在,省识东皇。

拟高青邱梅花诗九首 其八

清代陈世济

韶光庾岭转青阳,忽讶君来共此乡。看到瑶华须发冷,吟残玉屑齿牙香。

雨中春树谁先发,雪后园林独未荒。听得漏声花外尽,一帘清影正飞霜。

犍为王氏书楼

宋代苏轼

树林幽翠满山谷,楼观突兀起江滨。

云是昔人藏书处,磊落万卷今生尘。

忆昔自京至关中将四千里所历古迹不能殚记因閒居无事追赋律诗凡十首目之曰忆晋以泄曩日之思云

李辕

四月南风驿路长,汴梁河底树苍苍。牙樯锦缆伤前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