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赵彦端的诗 >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宋代]:赵彦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鉴赏

  “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久别重逢后却要分离,那种苦痛是难以表达的。他联想起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著名诗句。后来以此诗谱入乐府,名《阳关曲》,为送别之歌。但作者此时连唱《阳关》的心情也没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客中送别,比王维居长安送友人西行时还更多了一层愁苦。因此,这两句很自然地过渡到下片,引出“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的喟叹了。

  “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这无边无际的愁苦,该怎样形容呢?词人巧妙地将它融入于景物描写之中,用凄切的寒蝉和暗淡的夕阳光将它侧面烘托出来。“寒蝉鸣”为声,“斜阳暮”为色;前者作用于听觉,后者作用于视觉。这样通过声色交互而引起读者诸种感觉的移借,派生出无穷无尽的韵味来。

  纪昀评赵彦端《介庵词》说:“多婉约纤秾,不愧作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九八)但此词婉约而不“纤秾”,通篇未用一纤秾词语,仅用的“阳关”一典也为一般读者所熟知;不失为一首风格淡雅而兼委曲的好词。

赵彦端简介

唐代·赵彦端的简介

赵彦端(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工为词,尝赋西湖谒金门词,有“波底夕阳红湿”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会作此”!……"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彦端词以婉约纤秾胜,有介庵词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赵彦端共有诗(196篇)

猜你喜欢

宫人斜

明代张璨

雷霆绝响山陵起,三十六宫土花紫。

委环遗佩总成尘,一抔黄土埋艳春。

辋川集二十首。华子冈

唐代裴迪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十一月二十二日朝辞

宋代李复

朝辞承明殿,暮下金马门。

伏读明诏意,仰思圣主恩。

蝶恋花

黄侃

又是斜阳催客去。衰柳寒芜,细认同来处。满载秋情兼别绪。

无言自向天涯路。

用五河县孙驿丞行简秋凉感怀诗韵 其六

明代郑真

水郭人家处处幽,太平久已息边筹。箜篌曲奏虹桥月,刁斗声传雉堞秋。

展席恍惊珠露滴,据床遥指玉绳流。封书欲寄南飞雁,翠竹窗西人正愁。

摘星岭

宋代洪适

披山凿道何崄巇,上摘星汉摩虹霓。七襄终日往曾问,一握去天今可跻。

叱驭已排萝蔓去,下车不复烟云迷。举头此际长安远,愿借六翮凌丹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