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赵彦端的诗 >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宋代]:赵彦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鉴赏

  “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久别重逢后却要分离,那种苦痛是难以表达的。他联想起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著名诗句。后来以此诗谱入乐府,名《阳关曲》,为送别之歌。但作者此时连唱《阳关》的心情也没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客中送别,比王维居长安送友人西行时还更多了一层愁苦。因此,这两句很自然地过渡到下片,引出“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的喟叹了。

  “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这无边无际的愁苦,该怎样形容呢?词人巧妙地将它融入于景物描写之中,用凄切的寒蝉和暗淡的夕阳光将它侧面烘托出来。“寒蝉鸣”为声,“斜阳暮”为色;前者作用于听觉,后者作用于视觉。这样通过声色交互而引起读者诸种感觉的移借,派生出无穷无尽的韵味来。

  纪昀评赵彦端《介庵词》说:“多婉约纤秾,不愧作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九八)但此词婉约而不“纤秾”,通篇未用一纤秾词语,仅用的“阳关”一典也为一般读者所熟知;不失为一首风格淡雅而兼委曲的好词。

赵彦端简介

唐代·赵彦端的简介

赵彦端(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工为词,尝赋西湖谒金门词,有“波底夕阳红湿”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会作此”!……"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彦端词以婉约纤秾胜,有介庵词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赵彦端共有诗(196篇)

猜你喜欢

水龙吟 戊申灯夕,云间城中作

元代邵亨贞

兵余重见元宵,浅寒收雨东风起。城门傍晚,金吾传令,遍张灯市。

报道而今,依然放夜,纵人游戏。望愔愔巷陌,星毬散乱,经行处、无歌吹。

次韵王鸥盟秋日郊居即事

宋代杨冠卿

松菊依然绕旧庐,西风归兴动鲈鱼。

归来有酒辄成醉,旋摘秋园雨后蔬。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

宋代黄庭坚

武昌参佐幕中画,我亦来追六月凉。

老子平生殊不浅,诸君少住对胡床。

再次韵杨宰七首

宋代陈造

骤闻行旅叹赍粮,无复居人肯馈浆。

十袭君诗要娱老,却愁痛定说常暘。

海啸

卢青山

嗟汝海兮犹苍穹,横以眠兮寰球中。肆渺弥兮谁能踪,中有岛兮浮西东。

此即吾人所谓五洲,载于鸿涛兮如游蠛蠓。原谷纷兮地厚渥,蕃我族兮亿兆同。

无题

清代徐仲山

丝竹何妨托素心,高山流水寄知音。桥因通过方题柱,花为亲探便入林。

文字有灵能赤绿,诗书无劫可浮沉。春风解释虞翻恨,始信名山酝酿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