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归汉图
[宋代]:林景熙
文姬别胡地,一骑轻南驰。
伤哉贤王北,一骑挟二儿。
二儿抱父啼,问母何所之。
傍鞭屡回首,重会知无期。
孰云天壤内,野心无人彝。
凡物以类偶,湿化犹相随。
穹庐况万里,日暮惊沙吹。
惜哉辩琴智,不辩华与夷。
纵邻形势迫,难掩节义亏。
独有思汉心。写入哀弦知。
一朝天使至,千金赎蛾眉。
雨露洗腥瘢,阳和变愁姿。
出关拜汉月,照妾心苦悲。
妾心倘未白,何以觐彤墀。
狐死尚首丘,越鸟科南枝。
如何李都尉,没齿阴山陲。
文姬别胡地,一騎輕南馳。
傷哉賢王北,一騎挾二兒。
二兒抱父啼,問母何所之。
傍鞭屢回首,重會知無期。
孰雲天壤内,野心無人彜。
凡物以類偶,濕化猶相随。
穹廬況萬裡,日暮驚沙吹。
惜哉辯琴智,不辯華與夷。
縱鄰形勢迫,難掩節義虧。
獨有思漢心。寫入哀弦知。
一朝天使至,千金贖蛾眉。
雨露洗腥瘢,陽和變愁姿。
出關拜漢月,照妾心苦悲。
妾心倘未白,何以觐彤墀。
狐死尚首丘,越鳥科南枝。
如何李都尉,沒齒陰山陲。
唐代·林景熙的简介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林景熙共有诗(243篇)
唐代:
张祜
蜀国僧吹芦一枝,陇西游客泪先垂。
至今留得新声在,却为中原人不知。
细芦僧管夜沈沈,越鸟巴猿寄恨吟。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遊客淚先垂。
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
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
宋代:
彭汝砺
故人咫尺水东头,我欲见之心悠悠。有足欲往不自由,形骸静对莺花留。
我思肥陵昔之游,云雾密锁城上楼。把酒待月生海陬,月到行午醉未休。
故人咫尺水東頭,我欲見之心悠悠。有足欲往不自由,形骸靜對莺花留。
我思肥陵昔之遊,雲霧密鎖城上樓。把酒待月生海陬,月到行午醉未休。
元代:
邵亨贞
梦云杳。东风外,画阑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护忆故园,花满林沼。
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孙芳草。鹤发仙翁洞里,为分得一枝来,便迎人索笑。
夢雲杳。東風外,畫闌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護憶故園,花滿林沼。
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孫芳草。鶴發仙翁洞裡,為分得一枝來,便迎人索笑。
清代:
周翼椿
仄仄轻寒褪袷衣。清和天气夏来时。雨馀新绿连云暗,风过残红满院飞。
焚百和,理金徽。新词自咏送春归。春驹不识韶华去,犹逐馀香飐粉衣。
仄仄輕寒褪袷衣。清和天氣夏來時。雨馀新綠連雲暗,風過殘紅滿院飛。
焚百和,理金徽。新詞自詠送春歸。春駒不識韶華去,猶逐馀香飐粉衣。
明代:
于慎行
闻道君王忆月卿,徵书蚤晚到山城。可知昨夜东风起,碧玉峰头鹤梦惊。
聞道君王憶月卿,徵書蚤晚到山城。可知昨夜東風起,碧玉峰頭鶴夢驚。
明代:
曹溶
姬汝应知,客况无聊,齧妃女唇。漫珠圆凤拨,婢呼樊素,烟横藓佩,师事湘君。
富贵漂萍,不随碌碌,棙柁中流尚有身。归来早,向浮名断处,勾管佳辰。
姬汝應知,客況無聊,齧妃女唇。漫珠圓鳳撥,婢呼樊素,煙橫藓佩,師事湘君。
富貴漂萍,不随碌碌,棙柁中流尚有身。歸來早,向浮名斷處,勾管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