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觏的简介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李觏共有诗(81篇)				
				 
				
				
					
					
						:
						曹家达
					
					
					
					
						 鹤唳四山应,花开月有棱。朔风残腊鼓,微雪上元灯。
沙碛晨逾静,烟光夜不凝。待招仙子下,远在最高层。
 
						  鶴唳四山應,花開月有棱。朔風殘臘鼓,微雪上元燈。
沙碛晨逾靜,煙光夜不凝。待招仙子下,遠在最高層。
 
					 
									 
				
					
					
						宋代:
						赵蕃
					
					
					
					
						 思人几作访茶山,竹密如云不敢删。未觉风流成岁远,政繇伯仲力追还。
长公旧日曾一识,末路后来遭百艰。邂逅探囊得行记,赠公试遣略承颜。
 
						  思人幾作訪茶山,竹密如雲不敢删。未覺風流成歲遠,政繇伯仲力追還。
長公舊日曾一識,末路後來遭百艱。邂逅探囊得行記,贈公試遣略承顔。
 
					 
									 
				
					
					
						近现代:
						杨圻
					
					
					
					
						 宫门口,流水杂松风。楼殿无人丹桂落,五更风里景阳钟。
秋月满离宫。
 
						  宮門口,流水雜松風。樓殿無人丹桂落,五更風裡景陽鐘。
秋月滿離宮。
 
					 
									 
				
					
					
						明代:
						王绂
					
					
					
					
						 东风无处不阳春,小草皆承雨露新。底事独含憔悴色,多应不乐近嚣尘。
  
						  東風無處不陽春,小草皆承雨露新。底事獨含憔悴色,多應不樂近嚣塵。
  
					 
									 
				
					
					
						:
						秦清
					
					
					
					
						 东北有伟人,大名垂西南。政化延邛笮,啸歌抒幽覃。
春嘘山矗矗,秋净水潭潭。琴能鸣其治,泉亦忘其贪。
 
						  東北有偉人,大名垂西南。政化延邛笮,嘯歌抒幽覃。
春噓山矗矗,秋淨水潭潭。琴能鳴其治,泉亦忘其貪。
 
					 
									 
				
					
					
						宋代:
						王安石
					
					
					
					
						 尘土轻飏不自持,纷纷生物更相吹。翻成地上高烟雾,散在人间要路岐。
一世竞驰甘睬目,几家清坐得轩眉。超然祇有江湖上,还见波涛恐我时。
 
						  塵土輕飏不自持,紛紛生物更相吹。翻成地上高煙霧,散在人間要路岐。
一世競馳甘睬目,幾家清坐得軒眉。超然祇有江湖上,還見波濤恐我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