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轩长老二绝〈并序〉
[宋代]:苏辙
始余于官舍营东轩,彭城曹君焕子文,自浮光访余于高安,道过黄冈,家兄子瞻以诗送之曰:“君到高安几日回,一时抖薮旧尘埃。
赠君一笼牢收取,盛取东轩长老来。
”君过庐山,见圆通知慎禅师,出诗示之。
师尝与余通书,见之欣然。
明日谓君:“昨见黄州诗,通夕不寐,以一偈继之,曰:‘东轩长老未相逢,却见黄州一信通。
何用扬眉资目击,须知千里事同风。
’吾野人,不能数为书,君为我诵之而已。
”君既至,未暇及此。
客有自庐山至者,曰:“慎师送客出门,还入丈室燕坐而寂。
”君乃具道其事。
余感之,作二绝。
其一以答子瞻,其二以答慎也。
东轩正似虚空样,何处人家笼解盛。
纵使盛来无著处,雪堂自有老师兄。
〈子瞻新筑东坡雪堂。
〉檐头挑得黄州笼,行过圆通一笑开。
却到山前人已寂,亦无一物可担回。
始餘于官舍營東軒,彭城曹君煥子文,自浮光訪餘于高安,道過黃岡,家兄子瞻以詩送之曰:“君到高安幾日回,一時抖薮舊塵埃。
贈君一籠牢收取,盛取東軒長老來。
”君過廬山,見圓通知慎禅師,出詩示之。
師嘗與餘通書,見之欣然。
明日謂君:“昨見黃州詩,通夕不寐,以一偈繼之,曰:‘東軒長老未相逢,卻見黃州一信通。
何用揚眉資目擊,須知千裡事同風。
’吾野人,不能數為書,君為我誦之而已。
”君既至,未暇及此。
客有自廬山至者,曰:“慎師送客出門,還入丈室燕坐而寂。
”君乃具道其事。
餘感之,作二絕。
其一以答子瞻,其二以答慎也。
東軒正似虛空樣,何處人家籠解盛。
縱使盛來無著處,雪堂自有老師兄。
〈子瞻新築東坡雪堂。
〉檐頭挑得黃州籠,行過圓通一笑開。
卻到山前人已寂,亦無一物可擔回。
唐代·苏辙的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共有诗(1499篇)
明代:
李攀龙
相国园亭种牡丹,枝枝风雨怨春寒。主人车马城中惯,知傍谁家锦障看。
相國園亭種牡丹,枝枝風雨怨春寒。主人車馬城中慣,知傍誰家錦障看。
宋代:
范成大
有日犹嫌开牖,无风不敢上帘。
报国丹心何似,梦中抵掌掀髯。
有日猶嫌開牖,無風不敢上簾。
報國丹心何似,夢中抵掌掀髯。
:
宋一鸿
良夜迢迢低玉绳,望双星。罗衣偷卸若为情,细叮咛。
拗住银钩红烛背,悄无声。是何意态意怦怦。问卿卿。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咛。
拗住銀鈎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态意怦怦。問卿卿。
明代:
胡汝嘉
小窗西畔月轮斜,铜博山前散紫霞。
宴罢不知春夜促,醉凭红袖看梅花。
小窗西畔月輪斜,銅博山前散紫霞。
宴罷不知春夜促,醉憑紅袖看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