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奇后阁谒九莲观音为神宗母孝定李太后恭制长歌
[清代]:李因笃
太行西北山北来,中有凌空之高台。月挂苍岩龙虎啸,云生赤迹风雷哀。
千松万松立窈窕,十步五步行徘徊。纵目清凉在霄汉,抠衣灵鹫逼蓬莱。
鹫岭后阁屹如峰,九莲阁中瞻圣容。庄严具足得未有,草莽何知争为恭。
炎山忽飘孤屿雪,静夜时落翠微钟。秋色苍茫吊余址,夕阳明灭怀故封。
神宗垂拱五十载,太后斋居多光彩。内启祠尝恩不遗,旁搜象教力仍逮。
五台禅龛近京辅,两宫敕赐兼鼎鼐。时移物换凋碧梧,篆冷灰飞逐沧海。
出门惟睹白雪飞,涧水松风听不违。攀弓抱剑悲相向,鹤驾鸾旂久未归。
此刹翻同灵光在,他年仿佛魂魄依。君不见画壁金铺光照眼,贝花隐隐发灵机。
太行西北山北來,中有淩空之高台。月挂蒼岩龍虎嘯,雲生赤迹風雷哀。
千松萬松立窈窕,十步五步行徘徊。縱目清涼在霄漢,摳衣靈鹫逼蓬萊。
鹫嶺後閣屹如峰,九蓮閣中瞻聖容。莊嚴具足得未有,草莽何知争為恭。
炎山忽飄孤嶼雪,靜夜時落翠微鐘。秋色蒼茫吊餘址,夕陽明滅懷故封。
神宗垂拱五十載,太後齋居多光彩。内啟祠嘗恩不遺,旁搜象教力仍逮。
五台禅龛近京輔,兩宮敕賜兼鼎鼐。時移物換凋碧梧,篆冷灰飛逐滄海。
出門惟睹白雪飛,澗水松風聽不違。攀弓抱劍悲相向,鶴駕鸾旂久未歸。
此刹翻同靈光在,他年仿佛魂魄依。君不見畫壁金鋪光照眼,貝花隐隐發靈機。
唐代·李因笃的简介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李因笃共有诗(45篇)
宋代:
释了朴
赤脚波斯入大唐,一家有事百事忙。
而今四海清如镜,率土普天归我王。
赤腳波斯入大唐,一家有事百事忙。
而今四海清如鏡,率土普天歸我王。
宋代:
赵蕃
敝车羸服豫章城,几向东湖得细行。
不但屡来人似识,白鸥相惯亦忘惊。
敝車羸服豫章城,幾向東湖得細行。
不但屢來人似識,白鷗相慣亦忘驚。
:
曹家达
幽意值所适,冶游良未然。木末摇东风,溪水鸣溅溅。
人心抱幽默,相激各自贤。岂不愿安静,逼抑成沸煎。
幽意值所适,冶遊良未然。木末搖東風,溪水鳴濺濺。
人心抱幽默,相激各自賢。豈不願安靜,逼抑成沸煎。
元代:
柯九思
煖琼柔翠晓慵妆,香损鸳鸯瓦上霜。帝子愁多春梦远,佩摇明月近潇湘。
煖瓊柔翠曉慵妝,香損鴛鴦瓦上霜。帝子愁多春夢遠,佩搖明月近潇湘。
:
韩雍
胜境分明是洞天,偷闲试问上乘禅。老僧出定惊相迓,见我来游喜欲颠。
翠竹万竿围客座,白鸥数点傍渔船。品题赖有文章伯,留得明珠颗颗圆。
勝境分明是洞天,偷閑試問上乘禅。老僧出定驚相迓,見我來遊喜欲颠。
翠竹萬竿圍客座,白鷗數點傍漁船。品題賴有文章伯,留得明珠顆顆圓。
宋代:
陈著
河流曲折二十里,过了黄山始直礴。
今日卸船须得早,鄮峰已在眼花中。
河流曲折二十裡,過了黃山始直礴。
今日卸船須得早,鄮峰已在眼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