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旧七首 其四 龙树寺槐
[清代]:陈宝琛
城南老槐多阅人,未料世事日日新。精庐幸免兵火烬,其奈时尚憎陈因。
佛移僧逐换青垩,榜书楹句摧为薪。昨闻代者又殊好,趣撤墙屋重经纶。
我来避嚣值喧閧,匝地瓦砾天灰尘。落成突兀定何许?不惜一掷千万缗。
为槐装点失槐养,何爱争此荒寒滨?半聋诗人昔居此,楼外方沼饶游鳞。
魂归绕槐或三叹,古意灭没从谁陈?
城南老槐多閱人,未料世事日日新。精廬幸免兵火燼,其奈時尚憎陳因。
佛移僧逐換青垩,榜書楹句摧為薪。昨聞代者又殊好,趣撤牆屋重經綸。
我來避嚣值喧閧,匝地瓦礫天灰塵。落成突兀定何許?不惜一擲千萬缗。
為槐裝點失槐養,何愛争此荒寒濱?半聾詩人昔居此,樓外方沼饒遊鱗。
魂歸繞槐或三歎,古意滅沒從誰陳?
唐代·陈宝琛的简介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陈宝琛共有诗(564篇)
宋代:
晁补之
莫求致仕且分司,此等刘伶笑妇儿。
投老寸阴如寸玉,从君了事只名痴。
莫求緻仕且分司,此等劉伶笑婦兒。
投老寸陰如寸玉,從君了事隻名癡。
宋代:
慕容彦逢
乡赋蒙收一日长,文闱恩地自宗房。抠衣获造芝兰室,犹认当年月桂香。
鄉賦蒙收一日長,文闱恩地自宗房。摳衣獲造芝蘭室,猶認當年月桂香。
:
弘历
西蜀及东鲁,琴台名纷然。此胡亦有之,迹传阖闾年。
松风写谡谡,峡水常湲湲。想彼三郎流,听之早欲眠。
西蜀及東魯,琴台名紛然。此胡亦有之,迹傳阖闾年。
松風寫谡谡,峽水常湲湲。想彼三郎流,聽之早欲眠。
明代:
霍与瑕
楼船出京口,晨潮来东海。望望怀中人,沧洲隔烟霭。
春风吹短箫,棹歌声远遥。棹歌自西上,思心随落潮。
樓船出京口,晨潮來東海。望望懷中人,滄洲隔煙霭。
春風吹短箫,棹歌聲遠遙。棹歌自西上,思心随落潮。
:
肃靖王
天山青控戍楼中,画角呜呜咽晚空。沙碛雨颓逢箭镞,战场风急转河蓬。
李陵望国台犹在,蔡琰悲笳怨未穷。猎骑遥遥入霜雾,鸊鹈泉外夕阳红。
天山青控戍樓中,畫角嗚嗚咽晚空。沙碛雨頹逢箭镞,戰場風急轉河蓬。
李陵望國台猶在,蔡琰悲笳怨未窮。獵騎遙遙入霜霧,鸊鹈泉外夕陽紅。
清代:
程颂万
一舟停、佛狸祠下,酒边人与花遇。金焦双送南朝客,海上圆波重聚。
相记取。只那夕朱楼,我汝销魂处。帘栊遍数。又露掠篷低,风销蜡黯,草草别君去。
一舟停、佛狸祠下,酒邊人與花遇。金焦雙送南朝客,海上圓波重聚。
相記取。隻那夕朱樓,我汝銷魂處。簾栊遍數。又露掠篷低,風銷蠟黯,草草别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