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潘节士柽章
[清代]:顾炎武
北京一崩沦,国史遂中绝。二十有四年,记注亦残缺。
中更支与贼,出入五轇轕。亡城与破军,纷错难具说。
三案多是非,反覆同一辙。始终为门户,竟与国俱灭。
我欲问计吏,朝会非王都。我欲登兰台,秘书入东虞。
文武道未亡,臣子不敢诬。窜身云梦中,幸与国典俱。
有志述三朝,并及海宇图。一书未及成,触此忧患途。
同方有潘子,自小耽文史。荦然持巨笔,直溯明兴始。
谓惟司马迁,作书有条理。自馀数十家,充栋徒为尔。
上下三百年,粲然得纲纪。索居患无朋,何意来金陵。
家在钟山旁,云端接觚棱。亲见高帝时,日月东方升。
山川发秀丽,人物流名称。到今王气存,疑有龙虎兴。
把酒为君道,千秋事难讨。一代多文章,相随没幽草。
城无弦诵生,柱歾藏书老。同文化支字,劫火烧丰镐。
自非尼父生,六经亦焉保。夏亡传禹贡,周衰垂六官。
后王有所凭,苍生蒙治安。皇祖昔宾天,天地千年寒。
闻知有小臣,复见文物完。此人待聘珍,此书藏名山。
顾我虽逢掖,犹然抱遗册。定哀三世间,所历如旦夕。
颇闻董生语,曾对西都客。期君共编摩,不坠文献迹。
便当挈残书,过尔溪上宅。
北京一崩淪,國史遂中絕。二十有四年,記注亦殘缺。
中更支與賊,出入五轇轕。亡城與破軍,紛錯難具說。
三案多是非,反覆同一轍。始終為門戶,竟與國俱滅。
我欲問計吏,朝會非王都。我欲登蘭台,秘書入東虞。
文武道未亡,臣子不敢誣。竄身雲夢中,幸與國典俱。
有志述三朝,并及海宇圖。一書未及成,觸此憂患途。
同方有潘子,自小耽文史。荦然持巨筆,直溯明興始。
謂惟司馬遷,作書有條理。自馀數十家,充棟徒為爾。
上下三百年,粲然得綱紀。索居患無朋,何意來金陵。
家在鐘山旁,雲端接觚棱。親見高帝時,日月東方升。
山川發秀麗,人物流名稱。到今王氣存,疑有龍虎興。
把酒為君道,千秋事難讨。一代多文章,相随沒幽草。
城無弦誦生,柱歾藏書老。同文化支字,劫火燒豐鎬。
自非尼父生,六經亦焉保。夏亡傳禹貢,周衰垂六官。
後王有所憑,蒼生蒙治安。皇祖昔賓天,天地千年寒。
聞知有小臣,複見文物完。此人待聘珍,此書藏名山。
顧我雖逢掖,猶然抱遺冊。定哀三世間,所曆如旦夕。
頗聞董生語,曾對西都客。期君共編摩,不墜文獻迹。
便當挈殘書,過爾溪上宅。
唐代·顾炎武的简介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共有诗(280篇)
:
林占梅
甫许春风坐,谁知遽别离。识韩空有愿,御李怅无期。
豸服威名著,鳣堂教化施。受恩嗟未报,有泪洒临歧。
甫許春風坐,誰知遽别離。識韓空有願,禦李怅無期。
豸服威名著,鳣堂教化施。受恩嗟未報,有淚灑臨歧。
明代:
郑岳
关辅多英俊,抡魁迥不凡。清樽延款语,细雨湿征衫。
绝粒离烟火,行空脱辔衔。西归仍有约,拉我访云岩。
關輔多英俊,掄魁迥不凡。清樽延款語,細雨濕征衫。
絕粒離煙火,行空脫辔銜。西歸仍有約,拉我訪雲岩。
:
何绛
何处风光最可怜,四邻凋谢变桑田。重牵匹马吟红叶,可惜雪花铺白毡。
坛上古松疑度世,渡头芳草忆前年。幽居寂寞无人入,落日深山哭杜鹃。
何處風光最可憐,四鄰凋謝變桑田。重牽匹馬吟紅葉,可惜雪花鋪白氈。
壇上古松疑度世,渡頭芳草憶前年。幽居寂寞無人入,落日深山哭杜鵑。
宋代:
许及之
堕甑功名久任缘,形骸老丑孰蚩妍。了知白发关吾事,敢学乌髭趁少年。
人谓黄金容可作,君藏鸿宝乃能铅。一皤正博妻孥笑,许惠良方试与传。
堕甑功名久任緣,形骸老醜孰蚩妍。了知白發關吾事,敢學烏髭趁少年。
人謂黃金容可作,君藏鴻寶乃能鉛。一皤正博妻孥笑,許惠良方試與傳。
宋代:
李宏
三江会合水交流,拥抱岚光送客舟。
只与寄诗身不到,老人可是负江楼。
三江會合水交流,擁抱岚光送客舟。
隻與寄詩身不到,老人可是負江樓。
清代:
纪昀
大雪幕荒榛,冻云压高树。冲寒上高岭,冈峦莽回互。
苍然暝色合,四望疑无路。迂曲得人踪,一线微通步。
大雪幕荒榛,凍雲壓高樹。沖寒上高嶺,岡巒莽回互。
蒼然暝色合,四望疑無路。迂曲得人蹤,一線微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