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白河 其一
						[明代]:归有光
						
						
						
						
							 白河流水日汤汤,直到天津接海洋。我欲乘舟从此去,明朝便拟到家乡。
  
							
							 白河流水日湯湯,直到天津接海洋。我欲乘舟從此去,明朝便拟到家鄉。
 							 
						 
						
													
					 
					
				 
																
				
				
					
					唐代·归有光的简介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归有光共有诗(125篇)				
				 
				
				
					
					
						明代:
						张穆
					
					
					
					
						 东溟千万里,诚许鸟中英。岂不能言累,徵从慧业生。
撩人低婍妮,饥啄谢凭淩。地僻无谈客,青窗感友声。
 
						  東溟千萬裡,誠許鳥中英。豈不能言累,徵從慧業生。
撩人低婍妮,饑啄謝憑淩。地僻無談客,青窗感友聲。
 
					 
									 
				
				
					
					
						宋代:
						杨万里
					
					
					
					
						 暖轿行春底见春,遮栏春色不教亲。
急呼青繖小凉轿,又被春光著莫人。
 
						  暖轎行春底見春,遮欄春色不教親。
急呼青繖小涼轎,又被春光著莫人。
 
					 
									 
				
					
					
						唐代:
						张乔
					
					
					
					
						 城里高山翠作窝,使君呼酒我能过。一泓如镜梅妆映,万井凝脂柳带拖。
雨后更宜浮月饮,风前偏喜醉仙歌。更传乐府教人唱,独客相思愁奈何。
 
						  城裡高山翠作窩,使君呼酒我能過。一泓如鏡梅妝映,萬井凝脂柳帶拖。
雨後更宜浮月飲,風前偏喜醉仙歌。更傳樂府教人唱,獨客相思愁奈何。
 
					 
									 
				
					
					
						清代:
						郑孝胥
					
					
					
					
						 冻苔渐活到梅根,暖日摇波出岸痕。客里春光生怅望,鸥边山色易黄昏。
嵚崎已觉人堪笑,强聒终嫌舌尚存。江汉思归归未得,腐儒何必属乾坤。
 
						  凍苔漸活到梅根,暖日搖波出岸痕。客裡春光生怅望,鷗邊山色易黃昏。
嵚崎已覺人堪笑,強聒終嫌舌尚存。江漢思歸歸未得,腐儒何必屬乾坤。
 
					 
									 
				
					
					
						近现代:
						魏元旷
					
					
					
					
						 半壁临安,枯棋屡换,尚余图画山川。乌帽来游,记当寒腊残年。
风棱劲剪貂裘薄,立高峰、醉妥吟鞭。破疏烟。梅放千株,和靖坟前。
 
						  半壁臨安,枯棋屢換,尚餘圖畫山川。烏帽來遊,記當寒臘殘年。
風棱勁剪貂裘薄,立高峰、醉妥吟鞭。破疏煙。梅放千株,和靖墳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