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
						[唐代]:张九龄
						
						
						
						
							 尝闻薛公泪,非直雍门琴。窜逐留遗迹,悲凉见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寻。人事已成古,风流独至今。
闲情多感叹,清景暂登临。无复甘棠在,空馀蔓草深。
晴光送远目,胜气入幽襟。水去朝沧海,春来换碧林。
赋怀湘浦吊,碑想汉川沉。曾是陪游日,徒为梁父吟。
  
							
							 嘗聞薛公淚,非直雍門琴。竄逐留遺迹,悲涼見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尋。人事已成古,風流獨至今。
閑情多感歎,清景暫登臨。無複甘棠在,空馀蔓草深。
晴光送遠目,勝氣入幽襟。水去朝滄海,春來換碧林。
賦懷湘浦吊,碑想漢川沉。曾是陪遊日,徒為梁父吟。
 							 
						 
						
													
					 
					
				 
																
				
				
					
					唐代·张九龄的简介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张九龄共有诗(205篇)				
				 
				
				
					
					
						明代:
						边贡
					
					
					
					
						 解缆洪流树,侵星过吕梁。风云犹帝里,山水即吾乡。
砚拂秋岚湿,衣沾晓露凉。长年欣暑退,伊轧棹歌长。
 
						  解纜洪流樹,侵星過呂梁。風雲猶帝裡,山水即吾鄉。
硯拂秋岚濕,衣沾曉露涼。長年欣暑退,伊軋棹歌長。
 
					 
									 
				
					
					
						:
						刘璟
					
					
					
					
						 南连吴会北维扬,俯瞰江流万里长。甘露旧从天上落,庆云时傍日边翔。
莺啼淑景园花媚,龙蛰清秋海气凉。前代英雄筹策处,至今人事几兴亡。
 
						  南連吳會北維揚,俯瞰江流萬裡長。甘露舊從天上落,慶雲時傍日邊翔。
莺啼淑景園花媚,龍蟄清秋海氣涼。前代英雄籌策處,至今人事幾興亡。
 
					 
									 
				
					
					
						明代:
						黎民表
					
					
					
					
						 林壑晚逾胜,风尘远暂忘。物情嫌肮脏,吾意在耕桑。
败叶虫行篆,浓花密占房。浮生堪浊酒,穷远任苍苍。
 
						  林壑晚逾勝,風塵遠暫忘。物情嫌肮髒,吾意在耕桑。
敗葉蟲行篆,濃花密占房。浮生堪濁酒,窮遠任蒼蒼。
 
					 
									 
				
					
					
						宋代:
						吴顺之
					
					
					
					
						 尧舜垂衣明日月,皋夔论道际风云。须知天地生成德,间世真儒辅圣君。
  
						  堯舜垂衣明日月,臯夔論道際風雲。須知天地生成德,間世真儒輔聖君。
  
					 
									 
				
					
					
						清代:
						邓汉仪
					
					
					
					
						 白狼山下白三郎,酒后偏能说战场。飒飒悲风飘瓦砾,座间人似到昆阳。
  
						  白狼山下白三郎,酒後偏能說戰場。飒飒悲風飄瓦礫,座間人似到昆陽。
  
					 
									 
				
					
					
						清代:
						郑孝胥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岂无髀肉叹,自诡时未至。
时至当云何,奈此囊底智。控弦虽不发,天下识猿臂。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豈無髀肉歎,自詭時未至。
時至當雲何,奈此囊底智。控弦雖不發,天下識猿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