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北山之元孙扁其楼王适庄为书北山之英四字求跋为作诗
[宋代]:金履祥
北山之高,屹屹南州。北山之英,尔公尔侯。
诞此郑公,维国之器。有伟其才,有奇其气。
不屑以洁,不震以强。权不离义,锻不柔刚。
戎始归疆,人喜公虑。谓戎未觉,亟固我圉。
既藩既宣,左秦右川。北仇方睦,西戎独严。
壮兹远猷,卓兹伟志。一时之英,而不大试。
高牙大纛,虎节铜符。东将宽民,乃公所馀。
相维权奸,公以才忌。濒死荒陲,非公所悸。
孰是叔季,而有斯人。孰是北山,而落其英。
嗟我思公,去之百岁。思莫见之,见其后裔。
维公之英,育多闻孙。尚继其志,而世其声。
亦有适庄,景尔家世。北山之英,表此大字。
北山之英,郑公之人。仰止攸同,矧其后昆。
吉甫作颂,勉尔闻孙。郑公是似,北山之英。
北山之高,屹屹南州。北山之英,爾公爾侯。
誕此鄭公,維國之器。有偉其才,有奇其氣。
不屑以潔,不震以強。權不離義,鍛不柔剛。
戎始歸疆,人喜公慮。謂戎未覺,亟固我圉。
既藩既宣,左秦右川。北仇方睦,西戎獨嚴。
壯茲遠猷,卓茲偉志。一時之英,而不大試。
高牙大纛,虎節銅符。東将寬民,乃公所馀。
相維權奸,公以才忌。瀕死荒陲,非公所悸。
孰是叔季,而有斯人。孰是北山,而落其英。
嗟我思公,去之百歲。思莫見之,見其後裔。
維公之英,育多聞孫。尚繼其志,而世其聲。
亦有适莊,景爾家世。北山之英,表此大字。
北山之英,鄭公之人。仰止攸同,矧其後昆。
吉甫作頌,勉爾聞孫。鄭公是似,北山之英。
唐代·金履祥的简介
(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
金履祥共有诗(81篇)
:
刘摰
岑令神情竭,裴公柱石衰。国贪黄发旧,身负赤松期。
人也将安仰,天乎不慭遗。延和听诏语,深见两宫悲。
岑令神情竭,裴公柱石衰。國貪黃發舊,身負赤松期。
人也将安仰,天乎不慭遺。延和聽诏語,深見兩宮悲。
:
杨启宇
如封似闭挽圈圈,敛尽锋芒铁裹棉。更有沾衣十八跌,任凭冲撞不挨边。
如封似閉挽圈圈,斂盡鋒芒鐵裹棉。更有沾衣十八跌,任憑沖撞不挨邊。
唐代:
李涉
无奈落叶何,纷纷满衰草。疾来无气力,拥户不能扫。
欲访云外人,都迷上山道。
無奈落葉何,紛紛滿衰草。疾來無氣力,擁戶不能掃。
欲訪雲外人,都迷上山道。
近现代:
夏承焘
梦中双桨横江渡。拍手呼鸥皆伴侣。东来免共蝮蛇游,昨夜犹惊玄鹤语。
思归引与闲居赋。读烂依然无写处。中年才解爱家山,无奈高楼风又雨。
夢中雙槳橫江渡。拍手呼鷗皆伴侶。東來免共蝮蛇遊,昨夜猶驚玄鶴語。
思歸引與閑居賦。讀爛依然無寫處。中年才解愛家山,無奈高樓風又雨。
清代:
史善长
远树千堆合,平沙万井开。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台。
日落明驼走,风声驿骑来。紫狐求不易,高阁且徘徊。
遠樹千堆合,平沙萬井開。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台。
日落明駝走,風聲驿騎來。紫狐求不易,高閣且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