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鲜于君以诗文见寄,作诗为谢
[宋代]:苏轼
我怀元佑初,圭璋满清班。
维时南隆老,奉使独未还。
迂叟向我言,青齐岁方艰。
斯人乃德星,遣出虚危间。
召用既晚矣,天命良复悭。
一朝失老骥,寂寞空帝闲。
至今清夜梦,枕衾有余潸。
喜闻二三子,结发师闵颜。
高论逼河汉,清诗鸣佩环。
遥知三日雪,积玉埋崧山。
谁念此幽桂,坐蒙榛与菅。
故人在颍尾,投诗清泠湾。
我懷元佑初,圭璋滿清班。
維時南隆老,奉使獨未還。
迂叟向我言,青齊歲方艱。
斯人乃德星,遣出虛危間。
召用既晚矣,天命良複悭。
一朝失老骥,寂寞空帝閑。
至今清夜夢,枕衾有餘潸。
喜聞二三子,結發師闵顔。
高論逼河漢,清詩鳴佩環。
遙知三日雪,積玉埋崧山。
誰念此幽桂,坐蒙榛與菅。
故人在颍尾,投詩清泠灣。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共有诗(2851篇)
明代:
杨士奇
归来语向谁,白发故交稀。满目亭台好,伤心俗化微。
慌迷携鹤径,惭过钓鱼矶。童子何知我,犹嗤旧素衣。
歸來語向誰,白發故交稀。滿目亭台好,傷心俗化微。
慌迷攜鶴徑,慚過釣魚矶。童子何知我,猶嗤舊素衣。
宋代:
晁补之
斗鸡击剑邺王台,万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萤白首亦常材。
鬥雞擊劍邺王台,萬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元代:
赵孟頫
汪汪千顷陂,不为人浊清。道周言行表,荡然无得名。
谁言牛医儿,乃是人中英。当时无间言,后世流德声。
汪汪千頃陂,不為人濁清。道周言行表,蕩然無得名。
誰言牛醫兒,乃是人中英。當時無間言,後世流德聲。
宋代:
薛季宣
谁将春信过中江,草木无情取次芳。装罢美人梅破额,愁成行客柳牵肠。
江滩凿凿添新涨,沙塞茫茫反夕阳。款段趷梯樊岭道,几多畦町杂苍黄。
誰将春信過中江,草木無情取次芳。裝罷美人梅破額,愁成行客柳牽腸。
江灘鑿鑿添新漲,沙塞茫茫反夕陽。款段趷梯樊嶺道,幾多畦町雜蒼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