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送家退翁知怀安军
[宋代]:苏轼
吾州同年友,粲若琴上星。
当时功名意,岂止拾紫青。
事既喜违愿,天或不假龄。
今如图中鹤,俯仰在一庭。
(吾州同年友十三人,今存者六人而已,故有琴上星、图中鹤之语。
)退翁守清约,霜菊有余馨。
鼓笛方入破,朱弦微莫听。
西南正春旱,废沼黏枯萍。
翩然一麾去,想见灵雨零。
我无谪仙句,待诏沉香亭。
空骑内厩马,天仗随云骈。
竟无丝毫补,眷焉谁汝令。
永愧旧山叟,凭君寄丁宁。
吾州同年友,粲若琴上星。
當時功名意,豈止拾紫青。
事既喜違願,天或不假齡。
今如圖中鶴,俯仰在一庭。
(吾州同年友十三人,今存者六人而已,故有琴上星、圖中鶴之語。
)退翁守清約,霜菊有餘馨。
鼓笛方入破,朱弦微莫聽。
西南正春旱,廢沼黏枯萍。
翩然一麾去,想見靈雨零。
我無谪仙句,待诏沉香亭。
空騎内廄馬,天仗随雲骈。
竟無絲毫補,眷焉誰汝令。
永愧舊山叟,憑君寄丁甯。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共有诗(2851篇)
宋代:
苏辙
少年不办求良药,老病无疑生白须。
下种已迟空怅望,无心犹幸省工夫。
少年不辦求良藥,老病無疑生白須。
下種已遲空怅望,無心猶幸省工夫。
唐代:
姚合
先生自说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间。海岸夜中常见日,
仙宫深处却无山。犬随鹤去游诸洞,龙作人来问大还。
今日偶闻尘外事,朝簪未掷复何颜。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随鶴去遊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複何顔。
宋代:
韩维
昔闻有客荐扬雄,清世文章又见公。
奏赋独高天下士,辞荣远继古人风。
昔聞有客薦揚雄,清世文章又見公。
奏賦獨高天下士,辭榮遠繼古人風。
:
欧必元
江亭送客酒盈尊,江山秋风木叶翻。三百滩头看夜月,万重山色送啼猿。
求丹不问千年汞,作赋能销二女魂。花底青丝游骑遍,河阳栽后几株存。
江亭送客酒盈尊,江山秋風木葉翻。三百灘頭看夜月,萬重山色送啼猿。
求丹不問千年汞,作賦能銷二女魂。花底青絲遊騎遍,河陽栽後幾株存。
明代:
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茎。当时初见之,妻子殊为惊。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来明镜中,对之不复嗟。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複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