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择过高邮见施大夫与孙莘老赏花诗忆与仆
[宋代]:苏轼
汝阳真天人,绢帽著红槿。
缠头三百万,不买一微哂。
共夸青山峰,曲尽花不陨。
当时谪仙人,逸韵谢封畛。
诗成天一笑,万象解寒窘。
惊开小桃杏,不待雷发轸。
余波尚涓滴,乞与居易稹。
尔来谁复见,前辈风流尽。
寂寞两诗人,残红对樱笋。
饥肠得一醉,妙语传不泯。
君来恨不与,更复相牵引。
我老心已灰,空烦扇余烬。
天游照六凿,虚空扫充牣。
悬知色竟空,那复嗜乌吻。
萧然一方丈,居士老庞蕴。
散花従满裓,不答天女问。
故人犹故日,怨句写余恨。
疑我此心在,遮防费栏楯。
应虞已毙蛇,折尾时一蠢。
仄闻孟光贤,未学处仲忍。
(开阁放出,事见本传。
)寄招应已足,左右侍云鬓。
何时花月夜,羊酒谢不敏。
此生如幻耳,戏语君勿愠。
应同亡是公,一对子虚听。
汝陽真天人,絹帽著紅槿。
纏頭三百萬,不買一微哂。
共誇青山峰,曲盡花不隕。
當時谪仙人,逸韻謝封畛。
詩成天一笑,萬象解寒窘。
驚開小桃杏,不待雷發轸。
餘波尚涓滴,乞與居易稹。
爾來誰複見,前輩風流盡。
寂寞兩詩人,殘紅對櫻筍。
饑腸得一醉,妙語傳不泯。
君來恨不與,更複相牽引。
我老心已灰,空煩扇餘燼。
天遊照六鑿,虛空掃充牣。
懸知色竟空,那複嗜烏吻。
蕭然一方丈,居士老龐蘊。
散花従滿裓,不答天女問。
故人猶故日,怨句寫餘恨。
疑我此心在,遮防費欄楯。
應虞已斃蛇,折尾時一蠢。
仄聞孟光賢,未學處仲忍。
(開閣放出,事見本傳。
)寄招應已足,左右侍雲鬓。
何時花月夜,羊酒謝不敏。
此生如幻耳,戲語君勿愠。
應同亡是公,一對子虛聽。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共有诗(2851篇)
唐代:
唐求
鹤鸣山下去,满箧荷瑶琨。放马荒田草,看碑古寺门。
渐寒沙上雨,欲暝水边村。莫忘分襟处,梅花扑酒尊。
鶴鳴山下去,滿箧荷瑤琨。放馬荒田草,看碑古寺門。
漸寒沙上雨,欲暝水邊村。莫忘分襟處,梅花撲酒尊。
宋代:
韩淲
滚滚溪亭雨未休,偶陪小队得来游。蚕桑时候将何望,燕麦风前信隐忧。
民力已殚诚易与,天心非远不难筹。果然香火开晴色,从此年登定有秋。
滾滾溪亭雨未休,偶陪小隊得來遊。蠶桑時候将何望,燕麥風前信隐憂。
民力已殚誠易與,天心非遠不難籌。果然香火開晴色,從此年登定有秋。
清代:
成鹫
天外三更来鹤神,老翁白发参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两人。
海印乍生虚室白,谷风不动明窗尘。兴来策杖入云去,极目莽苍何处春。
天外三更來鶴神,老翁白發參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兩人。
海印乍生虛室白,谷風不動明窗塵。興來策杖入雲去,極目莽蒼何處春。
宋代:
杨万里
暮烟如雨雨如烟,一把珠帘隔远山。
帘影渐浓山渐淡,恍然移入画屏间。
暮煙如雨雨如煙,一把珠簾隔遠山。
簾影漸濃山漸淡,恍然移入畫屏間。
明代:
桂彦良
蛟龙作云雨,蜉蝣出以阴。小大各有适,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书,壁挂无弦琴。希贤复希圣,视古犹视今。
蛟龍作雲雨,蜉蝣出以陰。小大各有适,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書,壁挂無弦琴。希賢複希聖,視古猶視今。
:
弘历
再来应是岁庚辰,珍重高年命屡申。早识云卿擅当代,不教疏傅独前人。
华茵联句朋犹昨,绮阁悬灯物共春。眠食倘彊思亟见,宴陪撒荔莫辞频。
再來應是歲庚辰,珍重高年命屢申。早識雲卿擅當代,不教疏傅獨前人。
華茵聯句朋猶昨,绮閣懸燈物共春。眠食倘彊思亟見,宴陪撒荔莫辭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