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
[唐代]:武元衡
桥山同轨会,轩后葬衣冠。东海风波变,西陵松柏攒。
鼎湖仙已去,金掌露宁乾。万木泉扃月,空怜凫雁寒。
容卫晓徘徊,严城阊阖开。乌号龙驭远,遏密凤声哀。
昆浪黄河注,崦嵫白日颓。恭闻天子孝,不忍望铜台。
哀挽渭川曲,空歌汾水阳。夜泉愁更咽,秋日惨无光。
缵夏功传启,兴周业继昌。回瞻五陵上,烟雨为苍苍。
橋山同軌會,軒後葬衣冠。東海風波變,西陵松柏攢。
鼎湖仙已去,金掌露甯乾。萬木泉扃月,空憐凫雁寒。
容衛曉徘徊,嚴城阊阖開。烏号龍馭遠,遏密鳳聲哀。
昆浪黃河注,崦嵫白日頹。恭聞天子孝,不忍望銅台。
哀挽渭川曲,空歌汾水陽。夜泉愁更咽,秋日慘無光。
缵夏功傳啟,興周業繼昌。回瞻五陵上,煙雨為蒼蒼。
唐代·武元衡的简介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武元衡共有诗(200篇)
唐代:
薛逢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曾飘紫陌随高下,
敢拂朱阑竞短长。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弱植驚風急自傷,暮來翻遣思悠揚。曾飄紫陌随高下,
敢拂朱闌競短長。萦砌乍飛還乍舞,撲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頻攀折,漸拟垂陰到畫堂。
明代:
程敏政
冬青之木郁葱葱,日落水流西复东。
岁岁年年人不同,桃花依旧笑春风。
冬青之木郁蔥蔥,日落水流西複東。
歲歲年年人不同,桃花依舊笑春風。
:
金鉴才
淇园谁植露中枝,影落沧波有所思。江上纶竿高士钓,庭前竹马小儿骑。
到阶暮色重重积,穿户斜光寂寂移。莫道已临天尺五,潇湘风雨不胜悲。
淇園誰植露中枝,影落滄波有所思。江上綸竿高士釣,庭前竹馬小兒騎。
到階暮色重重積,穿戶斜光寂寂移。莫道已臨天尺五,潇湘風雨不勝悲。
清代:
易顺鼎
灵旗风大。怅春阴换尽,都飞凉霭。鱼地铺冰,蟾天浸月,不照寻常眉黛。
小蚊已辞秋帐,成就芳名百代。泪休洒,自翠蛾无恙,青蝇安在。
靈旗風大。怅春陰換盡,都飛涼霭。魚地鋪冰,蟾天浸月,不照尋常眉黛。
小蚊已辭秋帳,成就芳名百代。淚休灑,自翠蛾無恙,青蠅安在。
明代:
李东阳
涧筿岩杉处处通,野寒吹雨堕空蒙。
垂藤路绕千年石,老鹤巢倾半夜风。
澗筿岩杉處處通,野寒吹雨堕空蒙。
垂藤路繞千年石,老鶴巢傾半夜風。
明代:
于慎行
诸生鲁国受经初,标格王郎玉不如。倚马旧传文考赋,笼鹅雅学右军书。
家声此日标琼树,世业当年论石渠。手泽应须开万卷,早怀三荣诣公车。
諸生魯國受經初,标格王郎玉不如。倚馬舊傳文考賦,籠鵝雅學右軍書。
家聲此日标瓊樹,世業當年論石渠。手澤應須開萬卷,早懷三榮詣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