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答宗武秋夜集初堂坐客为说鬼故有末句
						[近现代]:陈三立
						
						
						
						
							 投山归鸟与衔晴,摇荡秋光柳岸清。
魂梦迭为溪涨涴,须眉低映酒波明。
偶依近局尊闲味,赢得哀歌托后生。
灯底都成新鬼世,残宵弄影一含情。
  
							
							 投山歸鳥與銜晴,搖蕩秋光柳岸清。
魂夢叠為溪漲涴,須眉低映酒波明。
偶依近局尊閑味,赢得哀歌托後生。
燈底都成新鬼世,殘宵弄影一含情。
 							 
						 
						
													
					 
					
				 
																
				
				
					
					唐代·陈三立的简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陈三立共有诗(180篇)				
				 
				
				
					
					
						宋代:
						杨万里
					
					
					
					
						 从教节序暗相催,历日尘生懒看来。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從教節序暗相催,曆日塵生懶看來。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
  
					 
									 
				
					
					
						明代:
						祝允明
					
					
					
					
						 水南雉市万尘趋,水北还容陋巷居。三尺素桐陶靖节,百篇华赋马相如。
心抛世俗争为事,手录时贤未见书。欲继姓名高士传,怕君嫌我近睢盱。
 
						  水南雉市萬塵趨,水北還容陋巷居。三尺素桐陶靖節,百篇華賦馬相如。
心抛世俗争為事,手錄時賢未見書。欲繼姓名高士傳,怕君嫌我近睢盱。
 
					 
									 
				
					
					
						清代:
						李英
					
					
					
					
						 偶结西河叟,朝朝驻水滨。谁知麋鹿性,还与白鸥亲。
草伏情偏剧,风餐岁更贫。因思游北固,曾作钓鲈人。
 
						  偶結西河叟,朝朝駐水濱。誰知麋鹿性,還與白鷗親。
草伏情偏劇,風餐歲更貧。因思遊北固,曾作釣鲈人。
 
					 
									 
				
					
					
						:
						汪东
					
					
					
					
						 南畦北垄青无际。社社忙供蔬果市。芥姜接叶长儿孙,瓜豆缠藤成姊妹。
不教寸土轻抛弃。人力偏能穷地利。农家一语味深长,只有懒人无懒地。
 
						  南畦北壟青無際。社社忙供蔬果市。芥姜接葉長兒孫,瓜豆纏藤成姊妹。
不教寸土輕抛棄。人力偏能窮地利。農家一語味深長,隻有懶人無懶地。
 
					 
									 
				
					
					
						明代:
						王夫之
					
					
					
					
						 湘波一尺阻东西,湘草湘烟入望迷。碧海相看消镜雪,丹经何术炼银泥。
归舟吴越迎歌扇,潭水沧浪废杖藜。问讯绥山桃几熟,飞花好寄五陵溪。
 
						  湘波一尺阻東西,湘草湘煙入望迷。碧海相看消鏡雪,丹經何術煉銀泥。
歸舟吳越迎歌扇,潭水滄浪廢杖藜。問訊綏山桃幾熟,飛花好寄五陵溪。
 
					 
									 
				
					
					
						元代:
						德祥
					
					
					
					
						 颜颜白发人,窄窄黄茅屋。田园不愿多,衣食聊自足。
狂来溪上行,长歌饮溪绿。家藏一束书,懒教儿孙读。
 
						  顔顔白發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願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