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听命的成语故事


俯首听命

拼音fǔ shǒu tīng mìng

基本解释俯:低下;首:头;脑袋。低着脑袋听从命令。形容驯服顺从的样子。

出处汉 焦赣《易林 兑之否》:“俯伏听命,不敢动摇。”


暂未找到成语俯首听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俯首听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残花败柳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顺口溜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几句顺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势:上面放,下面望,中间有些顶门杠!”
鼠凭社贵 南朝 梁 沈约《恩幸传论》:“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
夜深人静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斗唇合舌 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而更学斗唇合舌。”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简明扼要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
时易世变 晋 鲁褒《钱神论》:“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
神采奕奕 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目不斜视 清 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