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五 碧云寺
						[明代]:文徵明
						
						
						
						
							 翠殿朱扉翔紫清,璇题金榜日晶晶。青莲宛转开仙界,玉阙分明入化城。
双涧循除鸣佩玦,三花拂槛映幡旌。贵人一去无消息,野老依稀识姓名。
  
							
							 翠殿朱扉翔紫清,璇題金榜日晶晶。青蓮宛轉開仙界,玉阙分明入化城。
雙澗循除鳴佩玦,三花拂檻映幡旌。貴人一去無消息,野老依稀識姓名。
 							 
						 
						
													
					 
					
				 
																
				
				
					
					唐代·文徵明的简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共有诗(506篇)				
				 
				
				
					
					
						清代:
						吴询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
遥遥湖上山,粼粼沙中石。余霞敛复晴,昏烟淡将夕。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
遙遙湖上山,粼粼沙中石。餘霞斂複晴,昏煙淡将夕。
 
					 
									 
				
					
					
						清代:
						屈大均
					
					
					
					
						 相思黄岳甚,况复故人多。汝向丰溪曲,为予传啸歌。
白云无事否,春色奈愁何。心似诸峰月,依依在女萝。
 
						  相思黃嶽甚,況複故人多。汝向豐溪曲,為予傳嘯歌。
白雲無事否,春色奈愁何。心似諸峰月,依依在女蘿。
 
					 
									 
				
					
					
						唐代:
						方干
					
					
					
					
						 三世精能举世无,笔端狼藉见功夫。添来势逸阴崖黑,
泼处痕轻灌木枯。垂地寒云吞大漠,过江春雨入全吴。
兰堂坐久心弥惑,不道山川是画图。
 
						  三世精能舉世無,筆端狼藉見功夫。添來勢逸陰崖黑,
潑處痕輕灌木枯。垂地寒雲吞大漠,過江春雨入全吳。
蘭堂坐久心彌惑,不道山川是畫圖。
 
					 
									 
				
					
					
						宋代:
						朱熹
					
					
					
					
						 凌兢度三峡,窈窕复一原。绝壁拥苍翠,奔流逝潺湲。
闻昔避世人,寄此茅三间。壮节未云远,高风杳难攀。
 
						  淩兢度三峽,窈窕複一原。絕壁擁蒼翠,奔流逝潺湲。
聞昔避世人,寄此茅三間。壯節未雲遠,高風杳難攀。
 
					 
									 
				
					
					
						明代:
						李之世
					
					
					
					
						 黄云山下漏声声,记得同师采药行。莎径稻田扪露遍,撷来蔓草不知名。
  
						  黃雲山下漏聲聲,記得同師采藥行。莎徑稻田扪露遍,撷來蔓草不知名。
  
					 
									 
				
					
					
						宋代:
						陈大方
					
					
					
					
						 石林和月俯清流,一点红尘不许留。
青鸟岂传金母信,彩鸾应返玉皇楼。
 
						  石林和月俯清流,一點紅塵不許留。
青鳥豈傳金母信,彩鸾應返玉皇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