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蜀公得请再致仕蜀公作谋命某次韵
						[宋代]:李廌
						
						
						
						
							 老恋林泉拒衮衣,高山景行众思齐。
久膺重任当先觉,独以清风激众迷。
越相家声千载後,商公旧隐白云西。
坐令贪懦趋忠厚,寄语狂童勿芥鸡。
  
							
							 老戀林泉拒衮衣,高山景行衆思齊。
久膺重任當先覺,獨以清風激衆迷。
越相家聲千載後,商公舊隐白雲西。
坐令貪懦趨忠厚,寄語狂童勿芥雞。
 							 
						 
						
													
					 
					
				 
																
				
				
					
					唐代·李廌的简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李廌共有诗(227篇)				
				 
				
				
					
					
						明代:
						朱多
					
					
					
					
						 客访遗基岁月华,仙人何处弄烟霞。
山中甲子无春夏,四月才开二月花。
 
						  客訪遺基歲月華,仙人何處弄煙霞。
山中甲子無春夏,四月才開二月花。
 
					 
									 
				
					
					
						宋代:
						许安仁
					
					
					
					
						 瓦炉柏子袅残烟,午梦醒时一畅然。不悟功名负终老,荒山饥走又三年。
  
						  瓦爐柏子袅殘煙,午夢醒時一暢然。不悟功名負終老,荒山饑走又三年。
  
					 
									 
				
					
					
						宋代:
						薛季宣
					
					
					
					
						 虎将夏中时,旋复怡亭址。茅茨覆采椽,朴拙亦可喜。
建斗五移杓,殊亭更释子。规摹虽少华,不陋复不侈。
 
						  虎将夏中時,旋複怡亭址。茅茨覆采椽,樸拙亦可喜。
建鬥五移杓,殊亭更釋子。規摹雖少華,不陋複不侈。
 
					 
									 
				
					
					
						唐代:
						李山甫
					
					
					
					
						 国东王气凝蒲关,楼台帖出晴空间。紫烟横捧大舜庙,
黄河直打中条山。地锁咽喉千古壮,风传歌吹万家闲。
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潘年鬓已斑。
 
						  國東王氣凝蒲關,樓台帖出晴空間。紫煙橫捧大舜廟,
黃河直打中條山。地鎖咽喉千古壯,風傳歌吹萬家閑。
來來去去身依舊,未及潘年鬓已斑。
 
					 
									 
				
					
					
						唐代:
						元稹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杨琼初唤出。腰身瘦小歌圆紧,
依约年应十六七。去年十月过苏州,琼来拜问郎不识。
青衫玉貌何处去,安得红旗遮头白。我语杨琼琼莫语,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楊瓊初喚出。腰身瘦小歌圓緊,
依約年應十六七。去年十月過蘇州,瓊來拜問郎不識。
青衫玉貌何處去,安得紅旗遮頭白。我語楊瓊瓊莫語,
 
					 
									 
				
					
					
						明代:
						徐渭
					
					
					
					
						 颈则长,喙则鸟。胆罢县,吴为沼。吴胆先,王胆后。人知之,谓王踵其报。
嗟嗟王将奈何。胆与矢,尝孰难。王兼尝,吴以歼。王若辛,孰肥甘。
 
						  頸則長,喙則鳥。膽罷縣,吳為沼。吳膽先,王膽後。人知之,謂王踵其報。
嗟嗟王将奈何。膽與矢,嘗孰難。王兼嘗,吳以殲。王若辛,孰肥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