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佚名的诗 > 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两汉]:佚名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闵通:悯)

揠苗助长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宋国有个人忧虑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地回到家,然后对他的家里人说:“今天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快步去到田里查看禾苗的情况,禾苗都已经枯萎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注释

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长(zhǎng):生长,成长。

揠(yà):拔。

茫茫然:疲惫不堪的样子。

谓:对,告诉。

其人:他家里的人。

病:疲劳,困苦,精疲力尽,文中是引申义

予(余):我,第一人称代词。

趋:快步走。

往:去,到..去。

槁(gǎo):草木干枯,枯萎。

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寡:少。

耘苗:给苗锄草。

非徒:非但。徒,只是。

益:好处。

孟子: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有“亚圣”之称。

参考资料:

1、《精彩谜语》(中州古籍出版社)

揠苗助长鉴赏

1、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2、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

3、要按照自然规律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

佚名简介

唐代·佚名的简介

佚名共有诗(421篇)

猜你喜欢

三月壬申同尧民希孝观渠名寺经藏得弘明集中

宋代黄庭坚

秘藏开新译,天花雨旧堂。

证经多宝塔,寝疾净名床。

从狩武冈和胡学士韵二首

明代杨士奇

丹崖翠岭接岧峣,万骑交驰不惮遥。前队綵旄穿碧树,中军黄幄丽晴霄。

云藏网罟参差出,草合冈原逦迤烧。农事已閒脩武事,共怀词赋从銮镳。

道上观别者

宋代王称

完山有鸣鸟,其声一何哀。死别徒已矣,生离当告谁。

圣人出应期,玉烛耀九垓。三殇无怨苛,四表罔不谐。

将过大乘薄晚不能到既见祖灯以寄一笑

宋代李之仪

踏尽田塍转尽山,芥塘犹在夕阳间。主人缩地元多术,何事今朝特见悭。

疏影 题拜梅园和谢椒石同年集中作

清代叶绍本

名葩无数,问弱骨丰肌,谁堪腰折。雪后园林,篱落一枝,才见孤高标格。

平生倾倒人馀几,恰乍对、琼仙接席。便殷勤、作礼何妨,况是广平铁石。

祖师地种花及总颂四首 其四 总

释清远

五叶花开后,山长水更深。乱云横谷口,游子谩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