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笔次潘一水韵
[元代]:李孝光
墙阴梅花上朝日,一线微阳落东壁。白头老子居户中,诸生授经争拥膝。
下帷罢讲进盘餐,旨蓄杂羞行上栗。只今生年八十馀,耳目聪明好颜色。
抑搔说带见鲐文,户牖无风养龟息。去年媪病入修夜,壁间遗挂皆陈迹。
百忧熏心损老气,十梦九见空恻恻。作诗远寄平生素,但云衰朽伤宿昔。
土田腴瘠付儿耕,杼轴轩輖无妇织。食肉徒悲鲵齿生,著书幸留瞳子碧。
君看朝露落复乾,莫持忧患横胸臆。前日雁归初北乡,行见南宾飞历历。
北邻笙竽屋瓦振,卧夜裁能专一席。百年荣华不满眦,学道无方如转石。
盗蹠岂能贤孔颜,富贵寿夭非人力。圣朝天子政好老,我愿先生起华国。
牆陰梅花上朝日,一線微陽落東壁。白頭老子居戶中,諸生授經争擁膝。
下帷罷講進盤餐,旨蓄雜羞行上栗。隻今生年八十馀,耳目聰明好顔色。
抑搔說帶見鲐文,戶牖無風養龜息。去年媪病入修夜,壁間遺挂皆陳迹。
百憂熏心損老氣,十夢九見空恻恻。作詩遠寄平生素,但雲衰朽傷宿昔。
土田腴瘠付兒耕,杼軸軒輖無婦織。食肉徒悲鲵齒生,著書幸留瞳子碧。
君看朝露落複乾,莫持憂患橫胸臆。前日雁歸初北鄉,行見南賓飛曆曆。
北鄰笙竽屋瓦振,卧夜裁能專一席。百年榮華不滿眦,學道無方如轉石。
盜蹠豈能賢孔顔,富貴壽夭非人力。聖朝天子政好老,我願先生起華國。
唐代·李孝光的简介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李孝光共有诗(259篇)
宋代:
陆佃
春渚秋潭不可寻,回头城郭碍高林。但知自白三分鬓,更与谁论一寸心。
红粉泪痕消片玉,故人情分重千金。临岐不忍醒时别,一任玻瓈酒盏深。
春渚秋潭不可尋,回頭城郭礙高林。但知自白三分鬓,更與誰論一寸心。
紅粉淚痕消片玉,故人情分重千金。臨岐不忍醒時别,一任玻瓈酒盞深。
宋代:
郑侠
客从南英到揭阳,十有五年困长道。
囊资空竭奴仆愁,气象尘埃颜貌老。
客從南英到揭陽,十有五年困長道。
囊資空竭奴仆愁,氣象塵埃顔貌老。
宋代:
陈良贵
青毡坐对此虚堂,惟有荷风过短墙。早起却怜春已去,閒来自觉日偏长。
绿迷隋苑颦杨柳,红褪唐宫怨海棠。光景如流寒又燠,天时未定雨违旸。
青氈坐對此虛堂,惟有荷風過短牆。早起卻憐春已去,閒來自覺日偏長。
綠迷隋苑颦楊柳,紅褪唐宮怨海棠。光景如流寒又燠,天時未定雨違旸。
宋代:
叶梦得
戎车百两去难攀,秣马前驱矢石间。析木旧津吞朔易,神都新令愯完颜。
传声已报连三捷,触热那辞冒百艰。束缚会看擒颉利,灰钉何待执戎蛮。
戎車百兩去難攀,秣馬前驅矢石間。析木舊津吞朔易,神都新令愯完顔。
傳聲已報連三捷,觸熱那辭冒百艱。束縛會看擒颉利,灰釘何待執戎蠻。
清代:
陆求可
蝶粉蜂黄,才过了、牡丹天气。朱槛外、石榴红绽,照人衣袂。
芳草堤边鸦影乱,垂杨岸上莺声碎。正新裁、纨扇手中携,槐阴憩。
蝶粉蜂黃,才過了、牡丹天氣。朱檻外、石榴紅綻,照人衣袂。
芳草堤邊鴉影亂,垂楊岸上莺聲碎。正新裁、纨扇手中攜,槐陰憩。
宋代:
赵时韶
行到颓墙与断桥,试和明月拗枝头。
江南多少闲儿女,带着梅花便带愁。
行到頹牆與斷橋,試和明月拗枝頭。
江南多少閑兒女,帶着梅花便帶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