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端的诗 > 宿兴善寺后堂池

宿兴善寺后堂池

[唐代]:李端

草堂高树下,月向后池生。野客如僧静,新荷共水平。

锦鳞沉不食,绣羽乱相鸣。即事思江海,谁能万里行。

李端简介

唐代·李端的简介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共有诗(218篇)

猜你喜欢

归来

明代杨士奇

归来语向谁,白发故交稀。满目亭台好,伤心俗化微。

慌迷携鹤径,惭过钓鱼矶。童子何知我,犹嗤旧素衣。

茅屋

元代廖大圭

茅屋阴阴水北村,满床书卷一桐孙。雨声长在黄梅树,四月来时不出门。

题吴湖州亭皋集

清代屈大均

柳恽风流在,吴兴复有君。人书团扇满,木叶与秋云。

苕霅辞双渚,潇湘问众芬。江南还有曲,叹绝沈休文。

赠诗僧

宋代方岳

从来佛法无多子,底用芒鞋半九州。

赢得诸人诗满袖,草深一丈法堂秋。

和梅花百咏诗 其三十三 杏梅

明代王夫之

薄袂圆襟一式裁,骎骎旋接落英开。便娟为少新条绿,遥向日边掠彩来。

梅花 其一

元代王冕

肯同凡卉争妍?自与高人索笑。

他年鼎鼐调和,不改山林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