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慈济法门
[宋代]:释遵式
我比丘某甲,今为傍生类。
发佛大慈悲,忏彼六情根。
无始业障海,眼根著诸色。
耳界闻乱声,鼻染一切香。
舌生诸恶刺,身如机关主。
六贼游戏中,心想如猿猴,
无有暂停时。如此等六法,
名为六情根。一切业因缘,
皆从妄想起。妄想如幻焰,
亦若空中花。迷倒不觉知,
为诸惑业缚。永堕三途界,
没在众苦中。不闻正法音,
何曾知忏悔。惟愿十方佛,
菩萨众大师。慈力与冥加,
令其知发露。无始一切恶,
今日悉消除。毕故不造新,
常当修梵行。未脱傍生难,
余命愿安乐。筌网及虞罗,
愿不相值遇。饮啄随时足,
饥渴永不逢。相见起慈心,
愿不相吞噉。当承三宝力,
誓脱众尘劳。毕此苦类身,
愿生诸佛国。弥陀广慈愿,
不舍一切生。观音慈愿深,
常游五道界。愿舒五色臂,
拔我出轮回。傥若命终时,
愿垂亲接引。救我厄难得,
菩萨大檀那。悯我临汤火,
舍财赎我命。须弥与大海,
徒自谓高深。檀那今日恩,
高深不可比。现生增福寿,
眷属悉团圆。来世受身时,
愿同生佛国,和南贤圣众。
我比丘某甲,今為傍生類。
發佛大慈悲,忏彼六情根。
無始業障海,眼根著諸色。
耳界聞亂聲,鼻染一切香。
舌生諸惡刺,身如機關主。
六賊遊戲中,心想如猿猴,
無有暫停時。如此等六法,
名為六情根。一切業因緣,
皆從妄想起。妄想如幻焰,
亦若空中花。迷倒不覺知,
為諸惑業縛。永堕三途界,
沒在衆苦中。不聞正法音,
何曾知忏悔。惟願十方佛,
菩薩衆大師。慈力與冥加,
令其知發露。無始一切惡,
今日悉消除。畢故不造新,
常當修梵行。未脫傍生難,
餘命願安樂。筌網及虞羅,
願不相值遇。飲啄随時足,
饑渴永不逢。相見起慈心,
願不相吞噉。當承三寶力,
誓脫衆塵勞。畢此苦類身,
願生諸佛國。彌陀廣慈願,
不舍一切生。觀音慈願深,
常遊五道界。願舒五色臂,
拔我出輪回。傥若命終時,
願垂親接引。救我厄難得,
菩薩大檀那。憫我臨湯火,
舍财贖我命。須彌與大海,
徒自謂高深。檀那今日恩,
高深不可比。現生增福壽,
眷屬悉團圓。來世受身時,
願同生佛國,和南賢聖衆。
唐代·释遵式的简介
释遵式(九六四~一○三二),俗姓叶,字知白,天台宁海(今属浙江)人。少投东山义全出家,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从宝云义通受业。淳化初,居宝云讲席。真宗咸平中,归天台。大中祥符中,历居景德寺、杭州昭庆寺讲席。后居复兴故天竺寺,赐号慈云。著《净土忏法》、《金光明》、《观音》诸本忏仪行世,又号慈云忏主。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
释遵式共有诗(62篇)
宋代:
文同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携歌管游。
莺花有意欲恼乱,风雨何事相淹留。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攜歌管遊。
莺花有意欲惱亂,風雨何事相淹留。
明代:
杨起元
畴昔之京国,荒凉见兹县。今我复斯来,甫田昔为佃。
颇闻长官仁,招集得民便。麦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践。
疇昔之京國,荒涼見茲縣。今我複斯來,甫田昔為佃。
頗聞長官仁,招集得民便。麥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踐。
清代:
黄毓祺
堤上东风杨柳斜,半飞柳絮半飞沙。可怜一样风前絮,惟有江南似雪花。
堤上東風楊柳斜,半飛柳絮半飛沙。可憐一樣風前絮,惟有江南似雪花。
明代:
于慎行
诸生鲁国受经初,标格王郎玉不如。倚马旧传文考赋,笼鹅雅学右军书。
家声此日标琼树,世业当年论石渠。手泽应须开万卷,早怀三荣诣公车。
諸生魯國受經初,标格王郎玉不如。倚馬舊傳文考賦,籠鵝雅學右軍書。
家聲此日标瓊樹,世業當年論石渠。手澤應須開萬卷,早懷三榮詣公車。
元代:
周权
东华厌逐软红尘,一见潘郎兴味真。落落孤松霄壑志,昂昂野鹤水云身。
关山客梦三更月,驿路梅花十里春。谁唱渭城朝雨曲,坐中愁绝未归人。
東華厭逐軟紅塵,一見潘郎興味真。落落孤松霄壑志,昂昂野鶴水雲身。
關山客夢三更月,驿路梅花十裡春。誰唱渭城朝雨曲,坐中愁絕未歸人。
明代:
钟芳
小物经霜耐,漫观知帝仁。根荄随定分,梅柳自争春。
未萼先含媚,无言亦动人。沉沉梁苑夕,吟赏萃儒绅。
小物經霜耐,漫觀知帝仁。根荄随定分,梅柳自争春。
未萼先含媚,無言亦動人。沉沉梁苑夕,吟賞萃儒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