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邓道士(并引)
[宋代]:苏轼
罗浮山有野人,相传葛稚川之隶也。
邓道士守安,山中有道者也,尝于庵前见其足迹长二尺许。
绍圣二年正月十日,予偶读韦苏州《寄全椒山中道士》诗云: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遥持一樽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乃以酒一壶,仍依苏州韵作诗寄之云。
一杯罗浮春,远饷采薇客。
遥知独酌罢,醉卧松下石。
幽人不可见,清啸闻月夕,聊戏庵中人,空飞本无迹。
羅浮山有野人,相傳葛稚川之隸也。
鄧道士守安,山中有道者也,嘗于庵前見其足迹長二尺許。
紹聖二年正月十日,予偶讀韋蘇州《寄全椒山中道士》詩雲: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遙持一樽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迹。
乃以酒一壺,仍依蘇州韻作詩寄之雲。
一杯羅浮春,遠饷采薇客。
遙知獨酌罷,醉卧松下石。
幽人不可見,清嘯聞月夕,聊戲庵中人,空飛本無迹。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共有诗(2851篇)
:
欧大任
会稽人去谢浮名,曾著貂裘采药行。醉后骑牛吹短笛,西林今听两三声。
會稽人去謝浮名,曾著貂裘采藥行。醉後騎牛吹短笛,西林今聽兩三聲。
:
程千帆
惠施过孟诸,庄周弃馀鱼。濠梁虽共游,踪迹亦略殊。
穷达与贫富,夜旦相代居。争关梦觉间,栩栩复蘧蘧。
惠施過孟諸,莊周棄馀魚。濠梁雖共遊,蹤迹亦略殊。
窮達與貧富,夜旦相代居。争關夢覺間,栩栩複蘧蘧。
清代:
陈宝琛
有子端应胜买田,苇间待汝共延缘。不须灯下吴江雨,相见论诗动隔年。
有子端應勝買田,葦間待汝共延緣。不須燈下吳江雨,相見論詩動隔年。
明代:
林熙春
廿载南游访十洲,半肩剑履遍瀛州。繇来世族推高第,直为亲茔下一筹。
云锁丝纶腾白鹤,江环风木卧青牛。渭城何计迟桥梓,绿蚁尊前水驿舟。
廿載南遊訪十洲,半肩劍履遍瀛州。繇來世族推高第,直為親茔下一籌。
雲鎖絲綸騰白鶴,江環風木卧青牛。渭城何計遲橋梓,綠蟻尊前水驿舟。
宋代:
方一夔
弱冠知名动紫宸,两朝际遇荷恩深。身先赴义人争死,天不成功泪满襟。
自郑有谋归华氏,舍湘无地托王琳。鞠躬待死无馀事,不负朝廷不负心。
弱冠知名動紫宸,兩朝際遇荷恩深。身先赴義人争死,天不成功淚滿襟。
自鄭有謀歸華氏,舍湘無地托王琳。鞠躬待死無馀事,不負朝廷不負心。
明代:
陆深
曾闻郑女咏同车,更爱丰标淡有华。欲傍苔莓横野渡,似将铅粉斗朝霞。
品题从此添高价,物色仍烦筑短沙。漫道春来李能白,秋风一种玉无瑕。
曾聞鄭女詠同車,更愛豐标淡有華。欲傍苔莓橫野渡,似将鉛粉鬥朝霞。
品題從此添高價,物色仍煩築短沙。漫道春來李能白,秋風一種玉無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