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 吴淞江滨邓氏草堂题壁
						[近现代]:陈方恪
						
						
						
						
							 残霞明远烧,海天暮合,去浪涌轻沤。废堤循故垒,细路平沙,矮屋隐林邱。
寒潮自落,傍岸簇、渔火初收。清露滴,野田风起,门外柳飕飕。
牵愁。游春鞭镫,贳酒旗亭,恁江南客久。应遍识、辞巢零燕,泛水閒鸥。
相看剩有当时月,又几回、迟我淹留。欹翠袖,谁家玉笛高楼。
  
							
							 殘霞明遠燒,海天暮合,去浪湧輕漚。廢堤循故壘,細路平沙,矮屋隐林邱。
寒潮自落,傍岸簇、漁火初收。清露滴,野田風起,門外柳飕飕。
牽愁。遊春鞭镫,贳酒旗亭,恁江南客久。應遍識、辭巢零燕,泛水閒鷗。
相看剩有當時月,又幾回、遲我淹留。欹翠袖,誰家玉笛高樓。
 							 
						 
						
													
					 
					
				 
																
				
				
					
					唐代·陈方恪的简介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陈方恪共有诗(135篇)				
				 
				
				
				
					
					
						宋代:
						释克勤
					
					
					
					
						 使乎不辱命,临机贵专对。安禅捋虎须,著著超方外。
不唯明窗下安排,掇向绳床拶崄崖。拈椎竖拂奋雄辩,金声玉振犹奔雷。
 
						  使乎不辱命,臨機貴專對。安禅捋虎須,著著超方外。
不唯明窗下安排,掇向繩床拶崄崖。拈椎豎拂奮雄辯,金聲玉振猶奔雷。
 
					 
									 
				
					
					
						明代:
						于慎行
					
					
					
					
						 福集岂无端,祸臻亮有由。枯鱼过河泣,悔从鲸鳄游。
扬鬐出溟海,振翼徙炎洲。翻涛作风雨,喷浪成山丘。
 
						  福集豈無端,禍臻亮有由。枯魚過河泣,悔從鲸鳄遊。
揚鬐出溟海,振翼徙炎洲。翻濤作風雨,噴浪成山丘。
 
					 
									 
				
					
					
						明代:
						王恭
					
					
					
					
						 卖药囊中况有钱,长桑亲诀旧曾传。心知肘后岐黄秘,老向人间草木年。
杏满香林澄夕露,桔垂秋井漾寒泉。祗今黄发青山里,无那看云日醉眠。
 
						  賣藥囊中況有錢,長桑親訣舊曾傳。心知肘後岐黃秘,老向人間草木年。
杏滿香林澄夕露,桔垂秋井漾寒泉。祗今黃發青山裡,無那看雲日醉眠。
 
					 
									 
				
					
					
						明代:
						刘存业
					
					
					
					
						 抱被相随石室中,天鸡初唱海涛红。晦明不定山头日,呼舞无端谷口风。
前辈书题空石藓,野人心思只云松。神仙骨相知谁是,更踏飞云最上峰。
 
						  抱被相随石室中,天雞初唱海濤紅。晦明不定山頭日,呼舞無端谷口風。
前輩書題空石藓,野人心思隻雲松。神仙骨相知誰是,更踏飛雲最上峰。
 
					 
									 
				
					
					
						宋代:
						虞俦
					
					
					
					
						 别乘词锋不费磨,江山得助想经过。
离情柳色长亭暮,愁绪梅腮细雨多。
 
						  别乘詞鋒不費磨,江山得助想經過。
離情柳色長亭暮,愁緒梅腮細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