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状
词语解释
行状[ xíng zhuàng ]
⒈ 即行述。
英brief biographical sketch of a deceased person;
引证解释
⒈ 履历;事迹。
引《汉书·高帝纪下》“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苏林 曰:“行状,年纪也。”
《后汉书·李善传》:“时 钟离意 为 瑕丘 令,上书荐 善 行状。”
《晋书·刘弘传》:“臣輒以 勃 为 归乡令,贞 为 信陵令。皆功行相参,循名校实,条列行状,公文具上。”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孔子曾子之说》:“孔子 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此 孔子 未死前自作行状也。”
鲁迅 《呐喊·阿Q正传》:“阿Q 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
⒉ 文体名。专指记述死者世系、籍贯、生卒年月和生平概略的文章。也称状、行述。
引唐 李翱 《百官行状奏》:“凡人之事迹,非大善大恶,则众人无由知之,故旧例皆访问於人,又取行状諡议,以为一据。”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黄忠端书孝经卷》:“洪思 作夫人行状,言卒之日,以所临 忠端公 《孝经》,授其子 棻堂。”
国语辞典
行状[ xíng zhuàng ]
⒈ 叙述死者生平事迹的文章。南朝梁·刘勰唐·李翶〈百官行状奏〉:「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行状不足以取信。」也作「行述」。
引《文心雕龙·书记》:「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先贤表谥,并有行状,状之大者也。」
近事迹
行状[ xìng zhuàng ]
⒈ 记述死者生平行为的文字。
最近近义词查询:
功能的近义词(gōng néng)
不法的近义词(bù fǎ)
我们的近义词(wǒ mén)
继续的近义词(jì xù)
进行的近义词(jìn xíng)
骈体文的近义词(pián tǐ wén)
反映的近义词(fǎn yìng)
注目的近义词(zhù mù)
河边的近义词(hé biān)
投机取巧的近义词(tóu jī qǔ qiǎo)
耕作的近义词(gēng zuò)
现象的近义词(xiàn xiàng)
胡同的近义词(hú tóng)
清醒的近义词(qīng xǐng)
聊天的近义词(liáo tiān)
文明的近义词(wén míng)
冷光的近义词(lěng guāng)
扩大的近义词(kuò dà)
造作的近义词(zào zuò)
频频的近义词(pín pín)
发达的近义词(fā dá)
起草的近义词(qǐ cǎo)
号角的近义词(hào jiǎo)
领会的近义词(lǐng huì)
执政的近义词(zhí zhè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xiù yī zhí fǎ绣衣执法
- qiān qí bǎi guài千奇百怪
- ài qīng艾青
- bù dòng zūn不动尊
- xīng huà bù兴化部
- bì cǎo碧草
- bō lí quán玻瓈泉
- mǐ lán米兰
- tè xìng特性
- lì shǐ历史
- háng kōng航空
- wú kě nài hé无可奈何
- zài zhě再者
- bàn hé ér半合儿
- jiāng lǐ江鲤
- kāi gōng开工
- kuàng wù矿物
- mì sī密斯
- guāng jǐng光景
- wáng zhēng yuè王正月
- zhōng yǒu中有
- yǒu zhí友执
- qīng cǎo zhàng青草瘴
- yī qǐ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