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

图书

拼音tú shū
注音ㄊㄨˊ ㄕㄨ

繁体圖書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图书[ tú shū ]

⒈  泛指书籍。

图书目录。

books;

⒉  图籍。指疆域版图与户籍等簿册。

atlas;

⒊  指图章或图章的印记。

刻两方图书。——《儒林外史》

seal;

⒋  指河图洛书。

chart;

⒌  图册。

picture album;

引证解释

⒈  书籍。

《韩非子·大体》:“豪杰不著名於图书,不録功於盘盂。”
唐 郑谷 《赠文士王雄》诗:“图书长在手,文学老於身。”
宋 梅尧臣 《送刁景纯学士赴越州》诗:“前舟载图书,后舟载女乐。”

⒉  图籍。指疆域版图与户籍等簿册。

《史记·萧相国世家》:“沛公 至 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何 独先入收 秦 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汉王 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彊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 何 具得 秦 图书也。”
《晋书·宣帝纪》:“经日,乃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穀甚众。”

⒊  参见“河图洛书”。参见“河图洛书”。

指河图洛书。语出《易·繫辞上》:“河 出图, 洛 出书,圣人则之。”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河 洛 出图书。”
宋 司马光 《三月三十日偶成诗献留守开府太尉兼呈真率诸公》:“河 洛 今为盛,图书昔所潜,家家花启户,处处酒飘帘。”

⒋  犹图谶。参见“图讖”。

《汉书·王莽传上》:“图书皆书 莽 大臣八人。”
《后汉书·桓谭传》:“增益图书,矫称讖记。”
李贤 注:“图书即讖纬符命之类也。”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下:“光武 令 尹敏 校图讖…… 敏 曰:‘臣见前人增损图书,敢不自量,切幸万一。’帝深非之,竟不罪。”

⒌  画册。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二》:“观古之图书,贤圣之君皆有贤臣在侧。”

⒍  图章。

宋 张耒 《汤克一图书序》:“图书之名,予不知其所起;盖古所谓璽,用以为信者。”
清 鞠履厚 《印文考略》:“古人於图画书籍,皆有印以存识,遂称图书印。故今呼官印仍曰印,呼私印曰图书。”
《儒林外史》第二一回:“要费先生的心,刻两方图书。”

国语辞典

图书[ tú shū ]

⒈  书籍。

《韩非子·大体》:「豪杰不著名于图书,不录功于盘盂。」

典籍 文籍

⒉  地图户籍。

《汉书·卷三九·萧何传》:「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臧之。沛公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彊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⒊  河图洛书的简称。参见「河图洛书」条。

《汉书·卷二九·沟洫志》:「圣王兴则出图书 ,王道废则竭绝。」

⒋  图谶符命一类的书籍。参见「图谶」条。

《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图书皆书莽大臣八人。」

⒌  图章。

《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何不把我的名字,合著他的号,刻起两方图书来印在上面。」

分字解释

※ "图书"的意思解释、图书是什么意思由微词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假如我无缘得到那份荣誉、智慧和幸福,那么让别人得到吧。即使我要下地狱,但愿天国存在。即使我遭到凌辱和消灭,但愿你的庞大的图书馆在一个人身上得到证实,哪怕只有一瞬间。

2.每个人都知道女人的美丽,是在她们予人一种莫名其妙遍寻不著的感觉,古老的城市如巴黎与维也纳所以耐人寻味,是因为你在那里住了十年以后,也不确知某一个小巷会有什么东西出现。一个图书室也是同样的道理。林语堂

3.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大学”更为充满灵性的场所。漫步静谧的校园,埋首灯火通明的图书馆,倾听学生宿舍里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或者“远眺”湖边小路上恋人的窃窃私语,只要有“心”,你总能感知到这所大学的脉搏与灵魂。陈平原

4.他和他的朋友柯伦常常一起去博物馆,更喜欢到亚厉山大里亚图书馆去,他们如饥似渴地读着借来的书,把书中的知识,特别的那些数学书上的定理和公式,刻苦地、一点一点地牢记在头脑里。

5.如果不喜欢去自习室,就不要去了。男生也应该多去去图书馆,或者,干脆多去社会混混。

6.他不懂古文,面对图书馆里满架的中国历史资料,只能望洋兴叹。

7.校长为了建图书馆的事,四处奔走,已经心力交瘁了。

8.在正读图书馆视听中心的教室里,墙柱上贴着敦勉行孝的四字标语:“为人子者,曷不为孝,欲报其恩,昊天罔极”,令在教室里的人们不由肃然起敬。

9.随着系统的逐步完善,烟台图书馆还将陆续开通网上查询和自助续借功能,读者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图书续借手续。

10.电子阅览器的数字拷贝,会为电子图书和印刷版图书都带来问题,就像数字拷贝对音乐市场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