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余读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出处《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例子余尝以三余读书,讲习之暇,读其文。(晋 陶潜《感士不遇赋序》)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yú dú shū
注音ㄙㄢ ㄩˊ ㄉㄨˊ ㄕㄨ
繁体三余讀書
感情三余读书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读书刻苦。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一路风尘(意思解释)
- 龙飞凤舞(意思解释)
- 力所能及(意思解释)
- 失魂丧胆(意思解释)
- 居重驭轻(意思解释)
- 夜深人静(意思解释)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释)
- 三长两短(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归马放牛(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吃不了兜着走(意思解释)
- 兴高采烈(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美人迟暮(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会少离多(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狂风暴雨(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倒背如流 | 能很流利地把书本、诗文或资料倒转过来背。形容读得滚瓜烂熟。 |
初生之犊不畏虎 |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
逆道乱常 | 指违背道德纲常。 |
超俗绝世 | 谓超出世俗,无人可比。 |
假公济私 |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
暴发户 |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 |
富贵骄人 | 富:有钱;贵:指有地位。有财有势,盛气凌人。 |
匡乱反正 |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前瞻后顾 |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
紫陌红尘 | 紫陌:京城的道路;红尘:尘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热闹,尘土飞扬。形容京城繁华或比喻虚幻的荣华。 |
外圆内方 |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
安安静静 |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
肝胆欲碎 | 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故步不离 |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
饥肠辘辘 |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
旁征博引 |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皮开肉绽 | 绽:裂开。皮肉都裂开。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 |
毁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螓首蛾眉 |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