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惟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明德:美德;惟:是;馨:散发的香气。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
出处《尚书 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例子知几其神乎!古人以为难。交疏吐诚,今人以为难。今君一面尽二难之道,可谓明德惟馨。(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规箴》)
基础信息
拼音míng dé wéi xīn
注音ㄇ一ㄥˊ ㄉㄜˊ ㄨㄟˊ ㄒ一ㄣ
繁体明惪惟馨
感情明德惟馨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扬眉吐气(意思解释)
- 忧喜交集(意思解释)
- 难以置信(意思解释)
- 挥霍无度(意思解释)
- 杜绝言路(意思解释)
- 爱才如渴(意思解释)
- 寿元无量(意思解释)
- 安眉带眼(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难上加难(意思解释)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光怪陆离(意思解释)
- 东道主(意思解释)
- 末大必折(意思解释)
- 倒载干戈(意思解释)
- 满天飞(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以文乱法 |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
经文纬武 |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
离经辨志 | 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
存而不议 | 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大包大揽 | 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骨肉之亲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耳聪目明 |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声驰千里 |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
一目十行 |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
无恶不作 |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
池鱼之殃 | 比喻因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祸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