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俗守常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受世俗平庸见解的束缚。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论仙》:“而浅识之徒,拘俗守常,咸曰世间不见仙人,便云天下必有此事。”
基础信息
拼音jū sú shǒu cháng
注音ㄐㄨ ㄙㄨˊ ㄕㄡˇ ㄔㄤˊ
感情拘俗守常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守旧。
近义词墨守成规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回心转意(意思解释)
- 力所能及(意思解释)
- 同病相怜(意思解释)
- 故家乔木(意思解释)
- 有胆有识(意思解释)
- 酒囊饭袋(意思解释)
- 靡所底止(意思解释)
- 起兵动众(意思解释)
- 难以置信(意思解释)
- 当仁不让(意思解释)
- 大包大揽(意思解释)
- 高步阔视(意思解释)
- 仰屋著书(意思解释)
- 喜新厌旧(意思解释)
- 铺天盖地(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夷为平地(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热气腾腾(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足不出门(意思解释)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哀兵必胜(意思解释)
- 息息相关(意思解释)
- 表面文章(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戒骄戒躁 | 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
暴发户 |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先声夺人 | 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咄咄逼人 |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闭关自守 |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敷衍了事 |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口坠天花 |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
迭床架屋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扯旗放炮 | 比喻公开张扬。 |
鸡毛蒜皮 |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
无微不至 |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
烟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
饱学之士 |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