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晚节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菊花能傲霜开放,比喻人到晚年能保持高尚的节操。
出处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韩魏公》:“鲁直诗云:‘黄花晚节尤可惜,青眼故人殊不来。’”
例子元·张伯淳《次韵完颜经历》:“从教苍狗浮云过,留得黄花晚节香。”
基础信息
拼音huáng huā wǎn jié
注音ㄏㄨㄤˊ ㄏㄨㄚ ㄨㄢˇ ㄐ一ㄝˊ
繁体黄蘤晚節
感情黄花晚节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人的节操。
反义词晚节不保
英语integrity in one's later life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惨不忍睹(意思解释)
- 秋水伊人(意思解释)
- 罗掘一空(意思解释)
- 匡乱反正(意思解释)
- 河鱼腹疾(意思解释)
- 止沸益薪(意思解释)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释)
- 营私舞弊(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解释)
- 祸国误民(意思解释)
- 缠绵悱恻(意思解释)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不宁唯是(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 踉踉跄跄(意思解释)
- 成己成物(意思解释)
- 饱学之士(意思解释)
- 见所不见(意思解释)
- 死胡同(意思解释)
- 龇牙咧嘴(意思解释)
- 切肤之痛(意思解释)
- 车水马龙(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学无止境 | 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
十全十美 | 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
以文乱法 |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
豆萁燃豆 | 比喻兄弟相残。 |
自拔来归 | 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
筋疲力竭 | 筋:筋骨;疲:疲劳。形容非常疲乏。 |
穷家富路 |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 |
学而时习之 |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贫贱不能移 |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慷慨悲歌 |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铁树开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生拉硬扯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师严道尊 |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 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
药石无效 |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