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然自得的成语故事

拼音yí rán zì dé
基本解释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形容愉快而又自得其乐的神情。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暂未找到成语怡然自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怡然自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不过尔尔 | 清 沈复《浮生六记 浪游记快》:“其红门局之梅花,姑姑庙之铁树,不过尔尔。” |
| 严阵以待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
| 挥霍无度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2回:“因为儿子豹英一向挥霍无度,不敢交与他。” |
| 晓以大义 |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第十四篇:“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合欲晓以大义。” |
| 半路出家 |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
| 沤沫槿艳 | 《太平广记》第351卷:“某非猎食者,哀君情切,因来奉救。沤沫槿艳,不必多怀。” |
| 民不畏死 |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 难上加难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七回:“所有上条陈一事,竟是难上加难。” |
| 妻儿老少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引了妻儿老少,和刘青等心腹三十余人,径投望江县天荒湖来。” |
| 互通有无 | 唐 韩愈《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