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林丰草的成语故事


长林丰草

拼音cháng lín fēng cǎo

基本解释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旧常喻隐居之地。

出处三国 魏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长林丰草的典故

嵇康是魏晋人,一心向往田园生活。 嵇康很有君子气概,他的朋友王戎说:“我和嵇康相处二十多年了,从来没见过有什么事能使他高兴或者生气的。”

嵇康家道清贫,常常靠打铁来补贴家用,有一次权贵钟会来拜访他,嵇康在树下挥锤如故,钟会等了很久只得离去。

朋友山涛向朝廷推荐他出来做官,稽康写了篇绝交信,来表示自己的心志。他说“就像那麋鹿,从没有被驯服过,如果让它出来见人,时间长了它就会显露出桀骜的本性来,挣脱缰绳,到处狂奔,干出赴汤蹈火的事来。虽然它身上披着金镳玉辔,享受着美味佳肴,可是却常常思念那长林丰草。”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长林丰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低声下气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这里只苦了袭人,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
书通二酉 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明·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大小三军,听吾命令。”
绿林大盗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
掉舌鼓唇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9回:“妆女的呈娇献媚,令人消魂;耍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志满意得 宋 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阨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笃近举远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掉以轻心 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当机立断 汉 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视微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