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义廉耻的成语故事


礼义廉耻

拼音lǐ yì lián chǐ

基本解释有礼节;讲道义;尚廉洁;知羞耻。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

出处管仲《管子 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暂未找到成语礼义廉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礼义廉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归心如箭 清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2回:“ 承长兄厚爱,本当领教,只是归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信口开合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
举世混浊 战国楚·屈原《离骚》:“世混浊而不分兮。”
蠢蠢欲动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 句容水脉》:“掘得一黑物,无有首尾,形如数百斛舡,长数十丈,蠢蠢而动。”
诛求无度 《旧唐书·于頔传》:“擅兴全师,僭为正乐,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
香草美人 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
如臂使指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遗形藏志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
昂首挺胸 《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源源不断 《孟子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