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寄死归的成语故事


生寄死归

拼音shēng jì sǐ guī

基本解释寄:暂居。生似暂寓,死如归去。指不把生死当作一回事。

出处《淮南子·精神训》:“生:寄也;死:归也。”


生寄死归的典故

传说上古时期,大禹治水有功而成为华夏领袖。一次他去南方省份巡视,与随从坐船到江心,突然一条黄龙把船托到半空,船上的人顿时五色无主。大禹则大笑道:“我受命于天,竭力而劳万民。生,寄也;死,归也。”黄龙见吓不到大禹,于是就仓皇而逃。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生寄死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动声色 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焦头烂额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令论功而清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法眼宗 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迷而不反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
绳之以法 汉 冯衍《上疏自陈》:“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林下风致 《宣和书谱·妇人薛涛》:“妇人薛涛,成都倡妇也。以诗名利时,虽失身卑下,而有林下风致,故词翰一出,则人争传以为玩。”
痛定思痛 唐 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章甫荐履 《文选 贾谊<吊屈原文>》:“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发综指示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刑期无刑 语出《书 大禹谟》:“刑期于无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