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尸流血的成语故事

拼音fú shī liú xuè
基本解释伏尸:横尸在地。指人死亡。形容杀人众多。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主父偃传》:“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
暂未找到成语伏尸流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伏尸流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乘风破浪 | 《宋书 宗悫传》:“悫少时,炳问其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 
| 自力更生 |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 
| 居重驭轻 |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故自三代、秦、汉迄我朝,皆以兵得天下,人主皆亲历行阵,习知武事,知居重驭轻之势。” | 
| 晕头转向 |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儿子居然变了,而且变得这么快!” | 
| 起兵动众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华敷传》:“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会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举大事,必有大殃。” | 
| 鹤立鸡群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 疑邻盗斧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 
| 杜绝言路 | 《后汉书·袁绍传》:“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 | 
| 劳民伤财 | 《元史 李元礼传》:“而又劳民伤财,以奉土木。” | 
| 繁文缛节 | 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