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离德的成语故事

拼音lí xīn lí dé
基本解释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异;各行其是。
出处《尚书 泰誓中》:“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离心离德的典故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暴虐成性。手下的官员都是离心离德,军心涣散。周武王联合西部的八个诸侯,集结4万兵力,亲自率军征讨纣王。在出发前的誓师会上,他发表演讲,表示上下要同心同德,不消灭纣王誓不罢休。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离心离德)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绿林大盗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 |
不骄不躁 | 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
反求诸己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
清清楚楚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胜衣,故憨憨的只管贪看。” |
举世混浊 | 战国楚·屈原《离骚》:“世混浊而不分兮。” |
长命富贵 | 《旧唐书 姚崇传》:“经云:‘求长命得长命,求富贵得富贵。’” |
众喣山动 |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
明知故问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见他这番光景,明知故问道:‘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 |
今来古往 | 唐·崔珏《道林寺》诗:“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 |
同心合力 |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