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薪助火的成语故事


把薪助火

拼音bǎ xīn zhù huǒ

基本解释把:握住;薪:柴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患,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事态扩大。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2回:“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


暂未找到成语把薪助火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把薪助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抱头鼠窜 宋 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夫陆贾,天下之辩士,吾前日遣之,智穷辞屈,抱头鼠窜,颠狈而归,仅以身免。”
一轨同风 《晋书 苻坚载记上》:“一轨九州,同风天下。”
气充志骄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
杨柳依依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顿挫抑扬 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 靖节 休斋论〈归去来辞〉》:“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
抛砖引玉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可想而知 宋 王楙《野客丛书 汉唐俸禄》:“而郊以吟诗废务,上官差官以摄其职,分其半禄,酸寒之状,可想而知。”
万无一失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触目皆是 鲁迅《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