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之一炬的成语故事


付之一炬

拼音fù zhī yī jù

基本解释付:交给;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给它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

出处唐 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付之一炬的典故

唐敬宗时,朝廷大兴土木,挥霍无度,杜牧十分气愤,就写一篇《阿房宫赋》,讲述秦朝的阿房宫是十分的繁华,最后被西楚霸王项羽放火烧了三个月才烧完,借古讽今,希望能让当权者吸取秦亡的教训。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付之一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绳之以法 汉 冯衍《上疏自陈》:“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有两下子 欧阳山《三家巷》:“蒋介石这个角色还是有两下子的。”
合浦珠还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循吏传 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日日夜夜 洪深《青龙潭》第二幕:“这里,刘秀三日日夜夜的车水,车的晕倒在水车上。”
晓以大义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第十四篇:“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合欲晓以大义。”
以身试法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毁于一旦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咄咄逼人 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学而不厌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一哄而起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一哄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