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无二成的成语故事


事无二成

拼音shì wú èr chéng

基本解释谓公事和私事不能两全。

出处《左传·成公八年》:“礼无加货,事无二成。”杜预注:“公私不两成。”


暂未找到成语事无二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事无二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含辛茹苦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一视同仁 唐 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青山绿水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下卷:“在夷陵,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
首身分离 《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
乌合之众 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草菅人命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空谷传声 南朝 梁 萧衍《净业赋》:“若空谷之应声,似游形之有影。”
肝胆过人
拉大旗作虎皮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九霄云外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