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峻岭的成语故事


崇山峻岭

拼音chóng shān jùn lǐng

基本解释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陡险的山岭。也作“高山峻岭”。

出处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暂未找到成语崇山峻岭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崇山峻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默默无闻 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止于至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因噎废食 汉 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
色中饿鬼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飞檐走壁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这个人本来是一个飞檐走壁的贼。”
妻儿老小 明 梁辰鱼《浣纱记 见王》:“你一向远出,可速与妻儿老小相聚。”
龙争虎斗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枉以后龙争虎斗,都是俺鸾交凤友。”
古往今来 晋 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
扪心自问 唐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
举止娴雅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更是性格敏慧,举止娴雅,浅笑微颦,丰华入目;承颜顺意,婉娈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