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貌不扬的成语故事

拼音qí mào bù yáng
基本解释其:他的;不扬:不出众。指人的外貌不漂亮。也形容器物不美观。
出处唐 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
其貌不扬的典故
公元866年,32岁的皮日休去京城长安考进士,由于他不愿奉承权贵,结果没考上。第二年他又进京应试,主考官礼部侍郎郑愚很欣赏他的文章,还没发榜就叫他到府上,见他其貌不扬,眼睛不对称就讥笑他,皮日休立即反唇相讥回敬。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其貌不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品头论足 | 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十二:“他们指手划脚,品头论足。” |
居功自满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象郝摇旗这样的人,平时居功自满,遇到艰难的时候又不肯同心协力,常发怨言。” |
开门见山 |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
经邦论道 | 《隋书 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
上下其手 | 唐 周矩《为索元礼首按制狱疏》:“微讽动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
苦口之药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
万无一失 |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
危急关头 |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对她也很好,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关头毫不犹豫地站在我一边。” |
色中饿鬼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
时至运来 | 南朝 宋 颜延之《大筮箴》:“时至运来,当在三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