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推敲的成语故事


反复推敲

拼音fǎn fù tuī qiāo

基本解释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

出处《诗话总龟》:“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着‘推’字,炼之未定。”


反复推敲的典故

唐朝时期,诗人贾岛因考试不中就去当和尚,法名无本。他爱好作诗,作诗时十分认真。一次得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便去请教韩愈,韩愈建议他用“僧敲月下门”,韩愈被贾岛的这种严谨治学所感动。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反复推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冠履倒置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第22卷:“明宗之于强藩已多所包容,不能制驭矣。至石晋尤甚,几有冠履倒置之势。”
绿林豪客 唐 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诗:“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手下留情 《庚子风云》:“在这几个当口,赵三多明明可以乘虚而入,将王成德击倒,他却一再手下留情,都把王成德让过了。”
坚强不屈 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出师无名 《新唐书·东夷传·高丽》:“莫离支杀君,虐用其下如檴阱,怨痛溢道,我出师无名哉?”
彬彬有礼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83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举世混浊 战国楚·屈原《离骚》:“世混浊而不分兮。”
患难与共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陈言务去 唐 韩愈《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投石问路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此名为‘投石问路’。下面或是有沟,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实地,再没有听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