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据典的成语故事


引经据典

拼音yǐn jīng jù diǎn

基本解释引;援解;引用;经:经书;据:依据;典:典籍。引用经典著作作为立论的依据。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暂未找到成语引经据典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引经据典)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大义灭亲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以文乱法 《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奔走相告 宋 张孝祥《寿芝颂代愡得居士上郑漕》:“诏天下之日,淮民欢呼,奔走相告,自州达之县。”
因材施教 《论语 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斗方名士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那一班斗方名士,结识了两个报馆主笔,天天弄些诗去登报,要借此博个诗翁的名色。”
反求诸己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论黄数白 明·丘濬《投笔记·投笔空回》:“笑弩骀言不逊,论黄数白不堪听。”
绳锯木断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言而无信 《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旁征博引 清 王韬《淞隐漫录》:“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